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您现在的位置: 疾病饮食资讯_疾病饮食食谱 > 疾病饮食食谱 > 随笔参加首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深圳研讨

随笔参加首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深圳研讨

发布时间:2021-12-15 15:25:20   点击数:

年1月7日我专程赴深圳参加“首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深圳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参加外科举办的甲旁亢专题会议,会上有肾内科、甲乳外科、超声医学科、影像科等不同学科专家针对甲旁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与阐述。从其他专业角度更深的学习甲旁亢知识是我参会的目的,也是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旁亢需要多学科合作原因。通过本次参会,结合国内尿毒症甲旁亢手术治疗现状感想颇深,医院张凌主任所讲为何国内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手术治疗,为何国内许多城市没有开展该项对患者如此有价值的技术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肾科医生方面

1、医护人员知识缺乏:国内血液透析事业发展迅速,面对急速增长的肾友群体,血液透析室扩大了、新增了,然而血液透析室医生和护士都是新进入这个专业的,水平参差不齐,医院也都认为透析室就是病人来了长多少水、脱多少水的问题,对继发性甲旁亢的严重性与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早期预防、早期用药、及时治疗;

2、健康教育缺乏:尿毒症属于慢性病管理,需要透析室医生护士及时向患者传递正确的日常饮食习惯,许多透析室尚属于粗放式管理,对病人的饮食、生活等习惯不加管理;

3、医患关系欠佳:医患本来是对抗疾病的战友,由于国内医疗环境差,经常有尿毒症患者逃费、耍无赖、无理取闹等发生,导致医护采取逃避心理,不愿多说教育话题;

4、科室间缺乏合作:尿毒症透析患者像正常人一样会出现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以及外科等疾病的发生,多是简单的推给了其他科室,没有做为主体去积极的与相关科室沟通,共同解决病人难题。

外科医生方面

1、手术难度:正如上海交通医院樊友本教授所讲,对于甲状腺外科医生来说,甲状旁腺的切除术就是“毛毛雨”,随着亚甲蓝、纳米碳、神经监测仪、电刀、超声刀等技术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操作并发症风险;

2、医疗环境:难道甲状腺外科的医生真不会做甲状旁腺切除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负面新闻的报道、医疗环境的恶劣,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不愿去触碰尿毒症患者这种基础条件不好的手术病人;

3、专业学会方面: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田文教授也出席了本次会议,并感慨有这么多病人需要手术深感外科医生的责任,希望外科医生也能够在学术会议上多多呼吁,让各地市的甲状腺外科专家帮助肾内科解决这个影响肾友生命的并发症。

患者方面

1、知识缺乏:想想我们的医务人员尚且不懂,又能如何要求我们的肾友呢?

2、自我控制差:也正因为知识的缺乏,多数肾友不知道什么食物能吃、什么食物不能吃,什么食物应该多吃、什么食物应该少吃,放任自由,随意吃喝,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

3、透析不充分:国内肾友透析尚不能做到方便透析,尤其是基层患者,往往需要往返一天去做透析治疗,再加上医疗费用的花费,导致患者透析不充分,增加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4、手术风险:许多医护人员会说我们的病人不愿手术,手术肯定是有风险的,试想如果医护人员能够耐心细致的给患者讲清楚手术的获益,以及不及时手术带来的危害,我相信患者还是愿意冒这个险的。

政府方面

1、医疗保险:尿毒症被纳入重大疾病管理后,肾友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已经大有好转,如果能在报销比例和额度方面进一步提高,他们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回归社会;

2、药物范围:现在的医疗保险目的是保基本,许多新型有效药物并不在报销范围,间接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或者患者因经济原因不愿应用,不能及时药物控制的后果是并发症增加、病情治疗延后。

媒体方面

1、医疗报道:现在的医患关系不能说没有媒体的推波助澜,媒体应该实事求是的去报道正能量事件,不能为了赚取眼球而去不实报道,致使医患关系紧张、互不信任,最终受损的是中国的医疗事业、中国的患者;

2、健康科普: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在国内民众普遍缺乏健康知识的前提下,应该帮助医务工作者去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发挥重要作用。

我从事血液透析15年有余了,从年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gworkshop.com/jbsp/1414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