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让身体“苦不堪言”,吃饭过快过猛让胃很受伤、排便太用力心脏也受罪……冬天除了注重保暖,还应该让生活慢一点,用静养生、慢养生的方法来强身。
受访专家: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秘书长杨萍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苟波
哈尔滨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李滨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曼华
1起床慢一点
进入数九寒天后,中老年人如果起床过快过猛,很容易出危险。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称,人在睡眠时各项生理机能维持低速运转,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人醒后从熟睡状态转到活动状态时,如立即下床或动作较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冬天是此病高发季节。
建议中老年人起床,应先:
醒来时先不要急于坐起,人躺着时血液循环较慢,黏稠度也高,不妨赖床几分钟,让身体从睡眠到苏醒有个反应。
2吃饭慢一点
寒冷的冬天,不少人为了防止饭菜变凉,常会大口大口地趁热吃,没想到这可能恰恰伤害了胃。
哈尔滨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李滨表示,在人体所有器官中,胃是最娇气的器官之一,除了饮食,情绪、气候、睡眠等多方面因素都会让它抗议、罢工。天气寒冷会让胃变得更加敏感,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部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发胃疼、胃胀、腹泻等不适。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指出,细嚼慢咽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有助于其与食物的充分混合,增进消化吸收。这一点,对于牙齿不好的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冬天吃饭,最好先吃点主食,再吃菜、喝汤,这样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还能保护肠胃。
每顿饭的进食时间至少在25分钟以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增加咀嚼时间,老年人建议一口饭嚼20次以上为宜。
3排便慢一点
冬天在马桶上发生的心梗、猝死等意外事件屡见不鲜,危险级别值得警惕。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曼华表示,老年人冬季排便用力是大忌,当人屏气排便时,各个器官的肌肉都在用力收缩,腹部肌肉也一样,这就导致腹压增高,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引发的猝死。
而且冬天血管收缩、硬化,有脑血管病变或高血压的患者,用力排便时可能发生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死。
4呼吸慢一点
慢呼吸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
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放慢;匀,要匀称;细,就是要细微,不能粗猛。开始时要有意识地加以练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然,但要注意呼吸用鼻,而不是嘴。
这样做不仅能加强呼吸功能,促进肺循环,还利于冬天收敛阳气、精气、肾气。另外,美国国家健康研究协会科学家指出,每天几分钟慢呼吸,有可能缓解高血压并改变肾脏调节体内盐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