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仅次于恶性肿瘤,75%的幸存者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残疾)。许多病人患脑中风后,会留下偏瘫、失语、麻木及手脚运动不灵活、反应迟钝、痴呆等后遗症。脑血管病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体上的痛苦与精神上的折磨,同时也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与压力。
每逢寒冬季节,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脑血管病(脑卒中,脑中风)人会比平时增加不少,尤其在秋末、冬季、冬春季节变换时脑卒中发生较多。在这些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变缓,生活习惯不合理,运动减少,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
预防脑血管疾病要做到:
1.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规律作息。血管尤其是心脑血管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和通风,室温在18~20℃,不宜过高,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定时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到喧闹、嘈杂、室温过高的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
2.合理的膳食结构。一是增加纤维膳食,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二是控制食盐摄入量,建议健康成年人食盐日摄入量不超过2-3克,大约是1茶匙;5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食盐日摄入量不应超过1.5克,少吃方便面、咸菜、罐装食品等。三是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毫克—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籽)。四是多饮水,保证足够的循环容量。五是控制危险因素,尤其控制烟酒。
3.心态平衡,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避免精神紧张、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等。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4.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坚持按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停服降血脂、降血压、降糖等药物,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外出旅行合理安排行程,带足平常服药和紧急用药,按时服药,有严重不适及时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5.合理运动。冬季患者不宜晨练,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急性脑血管病预防很重要,而一旦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时间是挽救大脑细胞的关键,要记住: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患者家属或朋友要紧急送患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