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合家团聚、请客送礼、盛宴狂欢,但是,当我们忙碌时、欢喜时,千万别忘记防病保健、合理饮食、规律起居,健健康康的过春节!请注意四大要点:
一、饮食要平衡,每餐进食应荤素搭配,清淡少油。
二、春节三餐要规律,饮食要有度,忌暴饮暴食。
三、多喝开水解油腻,吃水果平衡消化。
四、注意控制零食,同时要注意小吃是否干净卫生。
春节大吃大喝要过三道健康关
1 第一关:饮食要有度,忌暴饮暴食。年节总是最热闹的时候,你夹一筷,我添一勺,再加上菜肴丰盛、味道香美,想要控制到八成饱都难。
连接吃上几餐,难免会让肠胃超负荷运转,造成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严重者会诱发急性胃肠炎、胃出血。
2第二关:饮食要防病,忌胆固醇超标。过年期间,煎炸食品的“出镜率”非常高,菜肴烹调时放的油也比平日多。
北方人喜欢将煎炸面食作为节日零食,南方也常做炸年糕、炸鱼、炸丸子之类的食品;此外,肉类煲成的汤里也总是浮着一层油。
如此一来,饮食中脂肪、热量极易超标,会造成高胆固醇,诱发心血管疾病。
3第三关:饮食要平衡,忌荤素失调。春节饮食以荤菜为主,尤其是畜肉类,谷类和蔬菜类偏少。特别是在一些北方地区,按照传统,蔬菜几乎难登年夜饭的席面。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脂肪、蛋白质严重超标。肉吃多了,加上运动少了,很多人会感到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出现便秘,甚至痔疮。这还会让肝胆超负荷运转,胆囊炎、肝炎病情也容易加重。
因此,春节各餐的荤素搭配,应控制在1:2至1:3之间,多吃豆类、海产品,用酸奶、水果代替瓜子等零食,以清热通肠,润喉去燥。
饮食7大误区1误区一:凉菜鱼肉唱主角宴饮之时,难免会点几个冷菜开胃。冷菜油脂较少,有荤有素,如果多点一些清爽素食,本来可以平衡主菜油脂过多和蛋白质过剩的问题。
然而,多数食客习惯性地点酱牛肉等鱼肉类冷菜,使冷菜失去了调剂营养平衡的作用,加剧了蛋白质过剩。
2误区二:烹调油多调味重在点菜的时候,应适当点一些调味较为清爽的菜肴,如清蒸、白灼、清炖做法的。
有两三个浓味菜肴过瘾即可,再配一两个酸辣或酸鲜菜,用来提神醒胃。这样,有突出、有呼应、有回味,口味丰富,也不至于过分油腻。
3误区三:海鲜满桌不嫌多一些食客特别喜欢吃河鲜海鲜类产品,总觉得只有吃这些才显得宴席足够高档。其实,水产品尽管营养丰富,口味鲜美,但却也是污染的“重灾区”。
水产品的特性就是富集重金属,如果一桌当中海鲜和鱼类菜肴比例过高,总摄入量必然较大,污染物质更有超标风险。这不仅会加重身体的解毒负担,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中毒。
建议每餐的水产品控制在1至3个菜的水平为好,食用量也要适当控制,每餐不超过克为好。
4误区四:蔬菜菌藻不见面宴饮的一大危害就是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严重不平衡。
由于一餐中摄入大量蛋白质无法充分被人体利用,大量蛋白质会分解作为能量使用,同时产生含氮废物,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并妨碍酸碱平衡。
在节日期间,应当选择那些平日食用较少的高档素食,如菌类、高档新兴蔬菜、保健坚果,以及藻类、薯类等具有健康价值的蔬菜。
这些素食既能促进健康,还能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5误区五:餐后喝碗咸味汤餐前喝点汤,数量不至于过多,还能减少食量,对于减肥者有一定好处。餐后或餐间更适合饮用杂粮豆类制成的粥,或者索性用香茶清口。
6误区六:只吃菜肴不吃粮眼下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宴席上只吃菜、不吃饭,直到酒足菜饱之后,才想起来是不是要上主食的问题。
然而,空腹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质而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仅于消化无益,其中的蛋白质还会被浪费,并产生废物。
7误区七:酥香小点代主食各种花色主食,如酥香小点、炒饭、抛饼、油炸点心等替代米饭和面条,虽带有时尚感,但其中油脂含量大大高于米饭面条,特别是酥点类和抛饼类,油脂高达30%以上,甚至还有较高比例的饱和脂肪。
如果使用了植物奶油和起酥油,还会带来对心脏健康极为不利的“反式脂肪酸”。用它们来替代传统主食,显然很不明智。
另外建议美食之后,最好能喝些清淡粥食,既养胃,又能改善营养平衡。
春节聚会服用药物饮酒有禁忌春节临近,亲朋好友的宴请和聚会增加,难免多喝几杯。在这古风拓展提醒大家,过度饮酒伤身,而且有些药物会与乙醇(即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给身体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因此服用以下药物期间应要避免饮酒。
抗菌药物
乙醇进入人体后,90%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最后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部分抗菌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会有面部潮红、视觉模糊、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死亡。在使用抗菌药物后,7天内应禁止饮酒。
感冒药
很多感冒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如果服药的同时饮酒,乙醇可使体内的谷胱甘肽迅速减少,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转而与肝细胞结合产生肝毒性,严重的可致肝坏死。另外,乙醇还会增加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引起消化道出血、溃疡。
降糖药物
乙醇可刺激胰腺中的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若在使用如格列本脲、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糖药物的期间大量饮酒,容易造成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者诱发高乳酸血症,严重的会昏迷危及生命。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低血糖症状不易与醉酒反应区别,以致发生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情况,造成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甚至死亡。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
乙醇能加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的急性作用,如催眠药、抗组胺药、阿片类镇痛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镇静药等,从而使药物的镇静及呼吸抑制作用大大增强。
除了以上几种已知会与乙醇发生反应的药物,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期间,或者是平时,都应避免饮酒。无论什么酒其主要成分都是乙醇,而乙醇会延缓尿酸排泄,特别是啤酒里含有大量可转化为尿酸的物质,会导致尿酸堆积,诱发或加重痛风,所以痛风患者更要戒酒。
虽然正值春节
但是小编还是要提醒吃货们
记得要注意饮食了
预防“节日综合征”,还要吃得健康才对!
古风拓展冬令营关键词:古风拓展往期精彩回顾ps:本版照片属于古风拓展体验教育总会原创照片,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
敬
请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