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对我国成人的推荐是每天摄入μg,孕期和哺乳期在此基础上每天分别增加摄入μg和μg。
碘缺乏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丁病,增加孕产不良结局,以及影响后代智力发育等。自从年我国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政策,碘缺乏疾病得到了极大纠正。反之,碘摄入过量的临床问题逐渐凸显。年WHO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尿碘处于~μg/L,属于超足量水平,与此相关的亚临床甲减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增加。此外,近年的研究显示,碘摄入不足或过量也都与甲状腺癌可能相关。其中,碘缺乏是甲状腺滤泡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碘过量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关。
随着流行病学数据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的食盐加碘政策也在进行逐步调整。年,食盐中添加碘的量为50mg/kg;2年调整为35±15mg/kg;年又进一步调整为20~30mg/kg,并推荐地区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上下30%的浮动。虽然民众中存在着对碘摄入过量的畏惧心理,但为避免碘缺乏带来的危害,WHO在年关于食盐加碘的使用指南中指出:所有食用盐,无论是家用还是食品加工,都需对其进行碘化,作为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手段来预防碘缺乏的发生,并对此进行强烈推荐。
由于慢病的流行,如高血压和心衰的指南中都提出应对盐的摄入进行限制,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g。当食盐摄入量为每天5g时,为保证碘的摄入,食盐中加碘的量不应低于39mg/kg。如果以目前的标准添加碘,此类患者有可能存在碘摄入不足的问题,就需要注重从其他食材中对碘进行额外补充。此外,哺乳期妇女需碘量大,也应注意补充添加。
食物中以海产植物类含碘量为最高,如紫菜、海带等。其他食物,包括海产鱼、虾、贝类,其含碘量都不足以与碘盐相比。有研究显示,Graves病的发生及转归均与碘的摄入无关,因此此类患者也无需特别限制高碘食物的摄入。对于碘的摄入过量与否,最好的评价方法为尿碘的检测,以此为依据进行碘摄入的调整,可以避免碘缺乏或过量带来的健康隐患。
来源:《国际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