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坐月子是最好实行“捂”着坐月子这个是传统的观念,但其实冬天坐月子也还是有一些要妈妈们注意的事情。要怎样才能在冬天坐一个舒适的月子呢?
室内空气保持新鲜
受传统“捂”月子的观念影响,不少新妈妈为避免吹风受凉,经常紧闭门窗。可在这样封闭的空间里,严重妨碍了体温的散发,空气里更容易滋生病菌。
新妈妈分娩后身体虚弱,新生儿的呼吸系统也尚未发育完善,更需要有新鲜的空气。而且通风还是一种简单、方便、最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通风后室内细菌数可大大减少。
因此新妈妈和宝宝的居室应保持清洁、明亮、通风好。室内温度则以20℃~25℃为宜,切忌偏高或偏低。而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也非常重要。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寒冷。
干燥的空气会加速流感的传播,引发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不适等过敏疾病。一般来说,室内湿度以55%—65%为宜。
注意
TIPS
新妈妈和宝宝的房间每天需要通风一到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在通风的时候,可让新妈妈和宝宝去另一间房间,并注意保暖。使用加湿器、室内放一盆水或者经常用湿拖把擦地等都能良好的保持室内湿度。
充足的阳光
新妈妈和宝宝在冬季不但要注意保暖,更要适时的晒晒太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是纯天然的杀菌剂,更能有效的帮助宝宝褪黄疸。
所以在每天午后,如没有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打开窗户晒晒太阳,因为紫外线无法穿透玻璃窗的。而在炎炎寒冬感受阳光,也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吧。
注意
TIPS
新妈妈和宝宝的房间里不宜有任何盆栽或者花束。因为花粉或者植物纤维会伤害体弱的产妇和新生宝宝的呼吸系统,甚至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洗漱的注意事项
老一辈人有说法,月子里不宜洗头洗澡甚至刷牙,因为冷水冷风会袭入,但这可是最大的误区。产妇由于身体激素急剧下降,经常会大汗淋漓,如不及时清洁,不但产妇自身感觉不适,也容易滋生细菌,从而也会感染吃母乳的新生儿。
所以,一般产后一周左右,分娩时伤口也已基本愈合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淋浴的方式来洗澡。洗澡前浴室要保持温暖,可提前开启浴霸等浴室取暖设备。水温以37℃左右;洗浴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注意
TIPS
牙齿应不受分娩影响而天天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产后应选择软毛牙刷和温水进行洗漱。因为硬毛会伤害牙龈,特别是在分娩后体质虚弱的情况下,会引起今后一系列牙龈问题。
着装宜宽松舒适
冬季天气寒冷,但只要家里温度适宜,新妈妈也无需穿的里三层外三层。最好选择宽松、柔软舒适的纯棉衣物。新妈妈只需不感到寒冷即可。但寒气一般由脚而入,因此不论在家还是外出,都要保持双脚的温暖,穿上舒适的棉袜和棉拖鞋。
由于产后体虚,容易大量出汗;更会有乳汁渗漏到衣服上。所以新妈妈也应该经常清洁身体、勤换内衣,保持皮肤和身体清洁和干爽。
注意
TIPS
如果新妈妈想要保持心情愉悦和对宝宝视觉发育的良好刺激,可以选择一些色泽鲜艳、活泼的居家服。新生宝宝也须选择柔软全棉的衣服,因为吃奶会让宝宝经常出汗,如面料选择不当,就会无意间伤害了宝宝稚嫩的肌肤了。
适当下床和外出活动
在传统中,冬天坐月子必须要遵守的老规矩之一就是要完全卧床休息,不能随便下床,更不要说活动了。
但事实上,刚分娩后是尽量不要下床过多的活动,因为腹腔呈真空状态。自然分娩后的妈妈,宫颈口也还未完全闭合,过度活动甚至会引起内脏下垂。
但基本的生活琐事还是没有大碍的,如:洗漱、上厕所、吃饭等,都可以正常进行。到了产后2周,就可以适当的散步活动了。因为绝对的卧床非常不利于新妈妈的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恢复,尤其是剖宫产的妈妈,更应该在产后适当下床活动,也可以有效防止肠粘连。
注意
TIPS
即使出不了门,也可以在室内多走动走动。产后3~4周后,如果户外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新妈妈不妨穿戴整齐,暖暖和和地晒晒太阳。
小贴士坐月子除了要注意到自己产后保暖之外,在冬天坐月子的时候也不要因为天气冷而运动过度,这样对自己身体的恢复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
——摘自妇女儿童健康素养工程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