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您现在的位置: 疾病饮食资讯_疾病饮食食谱 > 疾病饮食相关 > 高唐人注意了,冬季心血管病高发您千万不要

高唐人注意了,冬季心血管病高发您千万不要

发布时间:2021-9-20 14:10:53   点击数:

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陈粟黄教授表示,心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来自广州市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广州高血压患病率为35.2%,这就意味着每4个广州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

  陈粟黄教授表示,我国冠心病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尤其是青中年男性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生率上升最明显,其中35至44岁年龄组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在3年内增加了30.3%,45至55岁增加了21%。冬天是心血管病最难熬的季节。这是为什么呢?冬季心血管病患者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时段

  一方面,寒冷刺激引起神经兴奋,使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脏需氧量增加,而有病变的冠状动脉来不及根据心脏的需要增加供氧,间接导致脏器缺血缺氧;另一方面,机体受寒冷刺激,血管容易痉挛收缩,可加重血管的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同时血液粘稠度加大,容易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再者,冬季气候相对干燥,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唇、鼻等部位缺乏湿润,给了很多细菌入侵的机会,增加了发病几率。

  ▲牢记五忌熬过冬季:对于于老年人和明确有心血管病的患者,冬天确实“很难过”。为了让大家防患于未然,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陈粟黄教授整理了五条“大忌”送给大家,一定要谨记!冬季是心血管病高发期,你千万不要这么做:

  忌“大补”: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但事物不可一概而论,诸如炖汤、炖肉等营养丰富的高脂、高蛋白食物,特别是有些家庭主妇还会往里放置一些中药材。其实这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不见得十分合适,应该清淡少盐,多吃瓜果蔬菜和粗粮。

  忌“早出”:寒冬冬日照时间短,日出时间也晚,对比夏天同时段空气含氧量比较低,心血管病人冬天要“早睡晚起”,而且要等太阳出来后再到室外活动。

  忌“着凉”: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也会比平时要高。如果着凉受寒,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因此,心血管病患者的保暖工作尤为重要,“要风度不要温度”是万万不可的!

  忌“久澡”:很多人冬天洗澡会把水温调高,时间延长。但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心血管病患者可能会因为缺氧导致心脏不适,甚至引发意外。建议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

  忌“蒙睡”:到了冬天,蒙头睡觉在不少人看来似乎“顺理成章”。可被窝内氧气含量偏少,会影响正常的呼吸,这对心血管病患者影响更大。应采取右侧卧位,双腿屈伸并把头漏在外面。另外,早晨醒来也别立马起床,稍微再躺5分钟左右,“醒透”再起床。

  据了解,每年11月份左右和元旦前后,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原因在于突然下降的气温会造成血管收缩、血黏度增高,北方干燥的气候也容易使血黏度增高。如何预防呢?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陈粟黄教授为老年人提了几点建议。

  防寒保暖依然是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注意保持生活节律的稳定,有锻炼习惯的人,时间应以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为宜,原因在于早上人们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一天中发病的高峰期。过早起床锻炼,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进一步加强了发病的可能。医学证明,心梗3小时内通过手术或药物将梗塞去除,缺血区的心肌基本不会发生坏死现象,预后是比较良好的。但一旦超过3~4小时就会造成心肌坏死,即使通过药物或手术也难以逆转,需进行中医治疗方能康复。

  因此一旦出现胸疼、胸闷的症状时要及时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如果5~10分钟后还不能缓解,医院就诊。在供暖的房间内,出门前应先在门口打开门适应适应,避免直接出门时,冷空气刺激血管,造成心血管意外。

  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出现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头晕、头痛、无力、胸闷、心悸等高血压初期症状,就要立刻采取措施。心血管病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切不可随意停药,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是预防疾病发作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gworkshop.com/jbxg/1370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