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久南教授:
自幼即随父母移居美国,夏威夷大学毕业后赴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到德州大学癌症中心工作十年。经常在世界各地如:欧美、东南亚、印度、尼泊尔做防癌健康讲座。
《身心灵整体健康》是年台北慧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雷久南。
生﹑老﹑病﹑死﹑苦,似乎是任何人所避免不了的,但事实上真如此吗?雷久南博士以其十数年预防﹑治疗癌症的专业经验﹐为我们指出二十一世纪消灾延寿之道。
面对种种际遇,请注意心灵的环保。
雷久南博士指引我们聆听内心的答案:
四十年前当癌症发病率在美国逐渐上升时,一般人对癌症充满了恐惧和无奈,因而激发了我寻求预防和康复的方法。人智学创始人史丹勒博士认为我们身边的问题是我们的使命,寻求癌症的答案促使我一步步走上了身心灵整体健康的道路。我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习到许多之前不曾接触过的信息,如自然饮食、气功、情绪和神经免疫学、创伤学、胎儿心理学、家族心理学等等,我深深相信“有问必答”‘如果不问只有说,也就失去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只要保有一个开放的心胸,去除成见,自然会发现不曾走过的路。
我从小喜欢发问,什么都问,人为何而生?风吹树枝是风先吹树枝动,还是树枝动才有风?我会思考许多问题,想不通时就问爸爸,他回答不出时就说:“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我虽长大了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加上还有更多的读者开始向我发问,这些问题已不限于癌症方面而是包罗万象,而且读者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这些问题是我不断探讨和学习的动力。从问题中我也学到很多,在相类似的问题中我可以观察到一些共同的现象,看到现代生活环境、农业、饮食的改变所引起的病症,这些都为我提供了的方向。
我所给的答案只是一个建议,提供一个方向而不是绝对的答案或休止符,每一个人需依自己人的生活背景和身心历史做一些调整。因为我自己也不断地在学习,还有许多我现在不知道的。
我鼓励每一位读者都学习科学研究的精神,面临问题时知道如何寻求答案。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我们身体不适,我们可以观察一天之中的变化和不同天的变化。什么情况下恶化?什么情况下好转?如果是肠胃不好,注意自己吃的东西对身体有什么影响?食物是怎么生产怎么加工的?吃的时候的环境和心情如何?煮菜做饭的人心情又如何?还有食物之外的因素如电磁波、微波也会引起肠胃的不适,只有细心观察才能找出原因。
同时也要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住的都是怎么生产的,运用什么原理,而这些对我们人和大自然又有什么影响。多年前我在亚洲旅行时在机场和飞机上都会听到一些人咳嗽,但在美国的机场和飞机上那时还没有听到。大概十多年前当美国也开始流行手机时,就常听到这种多痰的咳嗽了,而且咳的人越来越多。最近我听到不少人到辐射强、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旅行时,都开始严重地咳,甚至于拖延很久也不好,最后不得不吃抗生素。
自己的这些观察和我多年来看的有关微波辐射的研究报道,让我明白这些现象是因为无线电波伤了气,干扰了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所引起的,根本的预防及对治方法是要防止电磁波、微波的伤害和修补受伤的气体。
在《回归身的喜悦》中提到了一些防电磁波、微波的方法,除此以外,色彩的观想也很有用。创造医学奇迹的梅博士曾分离他康复过程中运用了光和色彩的观想。观想自己的身体充满光对身体很好的滋养。他也会观想自己有十八只手,手伸向太阳吸取阳光,再按摩自己的腿,因为他的腿在车祸中断了四十多处,他也观想自己躺在海边,青蓝色的海水清洗他的疼痛、感染和恐惧。
另一位老师吉姆也教导大家用光康复自己。他分享当科学家将人带到地面下完全不见光的房间时,看到人的眼睛有光,全身也有不同的光彩,而这光源来自太阳神经丛区。可以观想一个太阳在肚脐上方的区域,光从头到脚照亮全身。光本身的色彩也有其特殊功效,如绿色一般是康复,而金色则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一位医生最近提出,能中和人为辐射电磁波的光彩是蓝色,紫罗兰之间偏蓝色的,观想一两分钟。
现代人信息来源非常多,甚至有互相矛盾的信息,如果没有某方面的基础知识则无法分解信息的准确度,此时可以静下心来问自己,将问题释放出来,静静等待来自内心的答案。清晨刚醒时是聆听内心的最好时间。来自内心的答案不是靠想,而是一种觉知。要能接收到来自内心的答案,要放下成见,保持一个新鲜童真的心态。遇到问题和困境是因为这前所知道的已不能解决问题,因此答案肯定是我们不曾听说过的,以前所不知道的。
四十年来我能够不断地接收新知识、新信息是因为我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听到新的说法或信息我不会立刻下判断,我以研究科学的态度去观察、去实验,有用的心得再和身边的人及读者分享,问题和困境都是突破局限和成长的机会,因为有问题我们才能增长智慧。请大家多发问,多聆听内心的答案。
另外,雷久南博士还从不同层面出发,
指引我们回归身心灵喜悦:
回归身心喜悦必须从整体着手,这原本是东方的文化,却日益受到西方人的重视,而现代东方的“特效药”文化的影响,现在是反过来重新认识自己的传统的时候了。
人是身心灵三方面的结合,缺一不可,健康喜悦自然也是如此。我在美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活动时,很多学员原都只为自己的健康而来,课程结束时却常常改变整个人生观。这种身心的大转变,经常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研习营中,我都特别向学员强调暂时将“病”留在门口,不要带进来,我们要谈修补身心、回归喜悦,不谈“病”。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哪里,就会加强哪里的能量。如果心里老想着自己的病,就很难康复。初次接触这些观念的人也许很难理解,但经过全面的心境调整后,会越来越了解到真正的病因来自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对自己的看法、或对已过去的某人某事一直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