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医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家的生活质量可谓是节节攀升,但是,任何收获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环境问题!
而空气污染引发的雾霾和吸烟(包括二手烟)就给我们的双肺带来了很大隐忧,随着大家体检意识的增强以及CT、MR、PET-CT等现代医疗设备的应用,发现肺部结节的几率也明显提高!
看着体检报告单上“肺部结节”的诊断,大家心里一定是焦急万分,难免胡思乱想!
这个“结节”要不要紧啊?
会不会是癌症啊?
有没有治啊?
其实,肺部结节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为了更好的解答上述疑惑,我们特别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医院胸外科的郑敏主任医师,请专家为我们全面剖析肺部结节的诊疗困惑!
郑敏
上海交通大医院胸外科
主任医师
点击咨询
郑敏,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市普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熟练掌握胸腔镜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等微创手术,对胸外科疑难杂症、肺小结节疾病及重症胸外伤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肺部结节是指肺里面类圆形、边界清楚、直径≤3cm的软组织病灶。发现的肺部结节可能只有一个,我们称为孤立性结节,也可能是多个,我们称为多发性结节,多发性结节可见于一侧肺或两侧肺。
肺部结节:大小之分
临床上把肺内大小>3cm的病灶称为肿块,≤3cm的病灶称为结节,而<2cm的结节多称为小结节,<5mm的结节称为微小结节。
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结节的大小与结节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相关性,>3cm的病灶多为恶性,而更微小的结节,良性的可能性居多。
肺部结节:良恶之分
其实肺部结节的性质多种多样,导致肺部小结节的病因有很多,总的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
1.良性结节
包括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肉芽肿、肺脓肿、硬化性血管瘤、结节病、真菌球等。
2.癌前病变
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3.恶性
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瘤。
了解到以上引起肺部结节的常见原因,就能发现肺部结节并非一定就是肺癌,还有许多良性疾病也可以表现为结节。
发现肺部结节该怎么办?
体检时发现肺里长出“小结节”的现实,对大家来说就像是发现了一枚“定时炸弹”,难免心理压力陡增。
那么怎样看待这些偶然发现的肺内小结节病变?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体检发现肺部有小结节,先不要担心,它不一定是癌。其次对于不明性质的结节,进行规律的随诊,强于一切检查和治疗!
随诊方案看这里
我们建议针对不同的人群要采取不同的CT随诊方案。
1.低风险人群
(1)当结节≤4mm时:不用复查,
(2)当结节为4-6mm时:进行复查,周期可为12个月,如果复查时小结节无明显变化,可以停止复查。
(3)当结节为6-8mm时:可以将复查周期定位6-12个月,如果复查后无变化,可以将复查周期延长至18-24个月。
(4)当结节直径>8mm时:可以在第3、9、12个月进行增强CT、PET或穿刺检查。
2.高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
(1)年龄在40岁以上者;
(2)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的人;
(3)曾经接触石棉或放射性元素者;
(4)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或长期肺部慢性炎症患者;
(5)有肿瘤个人史或家族史,特别是肺癌家族史者。
这些人若发现肺部小结节,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当积极接受正规的检查和及时的治疗。
(1)当结节≤4mm时:复查周期建议为12月,如小结节无明显变化,可以停止复查。
(2)当结节为4-6mm时:复查周期建议为6-12个月,如果无变化可将复查周期延长为18-24月。
(3)当结节为6-8mm时:复查周期建议为3-6个月,如果无变化,可适当延长至18-24个月。
(4)当结节>8mm时,就可能要胸外科医师处理了。
上述标准听起来似乎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当你发现肺部出现小结节时,一定要找专科的胸外科、呼吸科医生诊治,按医生要求规律地复查、动态地随访!
一般来说,对于CT动态随访中增大,或形态发生变化、三维重建考虑为恶性的情况,目前首先推荐胸腔镜微创手术,其对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益,而且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欢迎加入乳腺癌病友及家属圈: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