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补充叶酸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近日,侯凡凡院士与徐欣教授在内科学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InternMed)上发表的研究证实,适量补充叶酸可明显延缓高血压患者肾脏病变的发展,降低慢性肾脏病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
该研究从中国20个农村社区招募名成人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0岁。患者被随机分配至降压加补充叶酸组(每天服用一片含10mg依那普利和0.8mg叶酸的“依叶片”)或单纯降压组(每天服用10mg依那普利),平均治疗时间为4.4年。结果表明,适量补充叶酸可延缓中国高血压患者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研究者介绍,叶酸是人体必须的一种营养素,但我国人群叶酸缺乏十分常见,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和遗传基因不同有关。一方面,中国人习惯熟食蔬菜,叶酸可能因高温烹饪而被破坏。另一方面,叶酸代谢需要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该酶有三种基因多态性,其中TT基因型叶酸水平最低,而中国人TT基因型的频率为25%,比白种人的12%高出不少。
研究者前期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叶酸缺乏是中国农村社区人群肾脏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一特点,研究团队开展了上述补充叶酸延缓肾功能减退的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团队前期合作研究还证实,补充叶酸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首发脑卒中的风险。
研究者表示,该研究首次证实,叶酸缺乏人群适量补充叶酸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叶酸价格低廉、服用方便且十分安全,适于作为高危人群的防治手段。这一发现也为针对我国人群特点开展重大慢性疾病防治提供重要借鉴。
01
三附院
骨内血管生成调节机制研究
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医院金大地、白晓春课题组在骨内血管生成的调节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以"OsteoblastssecreteCxcl9toregulateangiogenesisinbone"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
骨髓是一种高度异质性、血管化的组织,骨髓血管运输的氧气、营养、生长因子与激素等,对于骨与骨髓的发育及其稳态维持至关重要。骨髓血管生成是骨代谢与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调控因素。
据论文第一作者黄彬博士介绍,课题组利用成骨细胞特异基因敲除的小鼠与细胞模型,首次发现作为骨髓微环境重要组分的成骨细胞,其可分泌趋化因子Cxcl9(MIG,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因子),后者与VEGF相互作用并阻止其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受体(VEGFR)结合,从而抑制血管生成。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可通过上调转录因子STAT1表达,同时增强STAT1与Cxcl9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增加Cxcl9转录与分泌。注射Cxcl9抗体可促进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的血管生成与骨形成。
广东省骨科研究院院长、医院骨科主任金大地表示,这项研究揭示了骨内血管生成的调节的新机理,提示靶向Cxcl9是防治骨丢失相关疾病的新策略。通过减少骨内Cxcl9含量,增加骨内血管生成,可能有助于加速骨折愈合。
年以来,该团队已在NatCommun(两篇,IF:11.)、Blood(IF:11.)、JBoneMinerRes、JBiolChem等主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该团队PI白晓春教授获得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