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
现代社会,医疗技术进步了,为什么癌症患者朋友反倒越来越多?为什么近年来因心脑血管疾病而英年早逝的人越来越多?原来多不为人所知的奇怪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怎么一下子多起来了?
这些疾病,大部分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关。现代人吸烟、酗酒、无节制地熬夜和缺少体力活动,过分贪凉饮冷、营养的不均衡以及药物滥用等,都是引起免疫力下降、寒气入侵,导致多种慢性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寒气,绝不仅仅只是引起感冒、腹泻这样的寻常小病的诱因,而是一种致病广泛、杀伤力很强的致病邪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寒气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寒气是很多病的根子寒气是一种阴邪,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而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正常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阳气的推动。一旦寒气损伤了阳气,就会造成温煦的“柴草”和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不足。
温煦不够,就不能抵抗外来的寒气,因而怕风怕冷,风一吹就打喷嚏,打寒战。动力不足,各种代谢机能就有所减退,表现出低血压、甲减、消化不良等病症。总之,所有伴有手脚冰凉、怕风怕冷症状的疾病,都可能是寒气引起的。
寒气有凝滞的特点。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胁肋痛、腹痛、腰腿痛等。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寒气引起的。
寒气引起气血淤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各个部位的肿瘤。所以,以肿、痛为特征的疾病,也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会造成水液的运行障碍,引起痰饮的积结。其表现为咳嗽,吐出清晰的白痰;呕吐,吐出清水痰涎;腹泻,拉出清冷的水样大便;白带,颜色白而清稀如水。此外,与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诸如水肿、风湿等,也多与寒气有关。
寒气还有收引的特性。人的筋脉遇寒气会收缩。外表的筋脉收缩,表现为大小腿转筋、静脉曲张;冠状动脉收缩,则表现为冠心病心绞痛;细小的血管收缩,可引起冠脉综合征或者中风。
不仅如此,许多疾病,什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脂肪肝、肩周炎、肿瘤、风湿、类风湿等,大多数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不算什么,要命的是寒气和其他病因里应外合朋友们可能要问,您上面说的这些疾病,可都是些疑难杂症啊!如果病因是寒气,喝点生姜水,喝点酸辣汤,被子焐一焐,发发汗,寒气一散,不就可以好了吗?
这话说得好!有些疑难病症,知道了它的根本原因,治疗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困难。也有些病症,虽然寒气藏得比较深,但通过刮痧、灸法、熏蒸、拔罐,结合食疗、运动,也能得到根治。对于中医而言,寒气不算什么,一般都能除去。但要命的是,寒气会和其他病因结合起来,使疾病深痼难疗。
寒气会引起气血的凝滞,形成淤血,寒和淤又可以结合起来,使疾病复杂难治。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和中风,就有寒和淤的双重特征。对于这些病症,如果您只知道活血化淤,不祛除寒气,就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寒气会和湿邪结合起来,形成寒湿。许多风湿和类风湿性疾病就是如此,肌肉关节疼痛不适,发热怕冷反复发作,关节又肿又痛。这就既要除湿,又要驱寒。
寒气久郁在里,也可能化热。有些疾病,表面上是上火,比如口腔溃疡、痤疮,内里却是冰凉怕冷,喜欢暖和。许多医生被假象迷惑,用清热泻火的方法,使疾病越治越重。
如果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再感受寒气,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因此,要想健康,最聪明的办法,当然是不要生病。而要想不生病,就要弄清寒气最容易从哪里入侵,什么情况会招致寒气伤身。寒气对人体的危害
用艾灸可调和血气疏通经络艾灸能温经散寒,调节身体阴阳。现今社会,工作压力大,超负荷透支体力,致使阳气不足,进而出现身体易疲劳、浑身疼痛、精力无法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及失眠、焦虑等亚健康症状。艾灸能平衡身体阴阳之气,激发阳气,让你精神焕发。
艾灸能行气通络。《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点燃的艾草渗透穴位后,调节身体阴阳,提高身体免疫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正是这个道理。使用灸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要比常规的治疗快一半的时间。
怎样去寒?1、改掉上述不良习惯
朋友们都看到了吗?寒体就是这么被自己养出来的。寒邪淤在体内,降低内脏活力和新陈代谢,便不断堆积脂肪,并且无力排泄毒素,乱七杂八的东西都堆在一起形成肥胖,要想驱寒首先就要改掉上述不良习惯。
2、艾灸驱寒
驱寒第一良方乃是艾灸。可以灸疗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神阙等穴位,驱寒效果很不错。
3、光子床高温疗法
4、食疗驱寒
生姜绝对是个驱寒的好东西,能温通生发脾胃之气。但它有生、干之分,生姜辛散善于清理清理经络脏腑中的阴浊之气,而干姜则擅长温化脾胃去寒湿。
用干姜、红糖各三克,开水闷泡十分钟,一周喝上两三次。但您记住了,上床萝卜下床姜,所以尽量上午早晨喝哦。
5、推揉腹部
身体的寒以小腹为中心,所以聪明人一定知道擒贼先擒王,只要想办法保持小腹温暖,寒气就无藏身之地了。
腰带那一圈的位置正好是带脉的所在,在古代,它被称为“玉带环腰”。带脉是比较特殊的经络,属于奇经八脉。其他经络都是竖着走的,唯独它横着绕腰走一圈,就好像一个木桶的箍,能起到收束整体经络的作用。
有很多女性别的地方都不胖,唯独腰上堆积了不少的脂肪,远远望去好像腰上别了一个游泳圈。其实这是因为带脉之气不足,收束不住其他经络了。您要多去推揉这条经络,一直推到热透为止,以帮助通畅十二经,消除经络内的寒毒。
(1)推腹——玉带环腰起元术
双手合十,指尖向前,掌跟顶住肚脐用力向两侧推,推到腰的两侧时,手背与后腰的命门穴(肚脐跟后腰正对的位置)相对。从命门穴开始,手背向腰两侧推回来。反复推5到10分钟,最好推到带脉发热为止。这样能有效打通带脉,畅通整体经络,起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2)揉腹
揉腹就简单了,双手以肚脐为中心,先逆后顺各揉36圈,想去寒就早中晚各一次,饭后2小时内别做。
有了以上四招,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很好的去寒。那么,接下来就看您的了,抓紧行动吧!
改变从现在开始
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