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谨防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在冬季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寒冷会令人体的血压升高,外周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大,增加了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发生率。还有部分病人由于冷空气刺激,会造成血管痉挛,都会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冬季心血管疾病多发
尤其是老年人更要小心
其实,许多心血管病都和坏胆固醇有关
什么是坏胆固醇?
如何对抗坏胆固醇?
坏胆固醇
近年有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是由血液“坏胆固醇”升高所引起。事实告诉我们,控制“坏胆固醇”能显著降低心梗、脑梗及死亡风险。血胆固醇中,有1/4是吃进去的;3/4是自身肝脏合成的,我们要怎么吃才能控制“坏胆固醇”水平呢?
血脂正常人群怎么吃?
每天可以吃一个鸡蛋(约40~50克),吃鸡蛋不需要扔掉蛋黄;
每月可以吃2~3次动物内脏,如猪肝、牛肚等,每次吃半两(25克)左右,这样可以补充一些人体必含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又不至于造成胆固醇过量;
要严格控制烹调用油量,烹饪最好使用植物油,摄入量为每人每天25~30克(半两左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化”,要注意减少动物性脂肪,例如动物油、肥肉的摄入,这是目前造成中国人膳食失衡的主要问题。
血脂偏高人群要怎么吃?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的建议,动脉粥样硬化等高危患者应当降低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性食物摄入;多选择能够降低“坏胆固醇”的食物,谷类、薯类和全谷物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膳食纤维、植物固醇等,可以影响胆固醇的吸收或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水平。
同时,高胆固醇人群还应该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控盐;保证每周至少五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为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高胆固醇血症人群还应该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遵医嘱服用降低“坏胆固醇”的药物。
警惕这些“坏胆固醇”多多的食品!
八种食物帮助我们打败“坏胆固醇”
芝麻:天然、强效的胆固醇治疗药
芝麻除了具有滋养强壮和恢复体力的作用之外,还有抑制坏胆固醇(LDL)产生的功效。这要归功于一种叫做芝麻酚的抗氧化物质。
芝麻酚是芝麻中含有的成分,在精制芝麻油的过程中变化而来的。因此,和芝麻本身相比,芝麻油(即香油)中含有更多的芝麻酚。
芝麻酚的抗氧化作用体现在防止LDL被氧化。只要LDL不被氧化,吞噬异物的巨噬细胞的聚集也就被抑制了。这样就不会出现巨噬细胞的残骸,血管壁就不会变得狭窄。所以,通过芝麻酚可以有效地避免动脉硬化的发生。
抗氧化能力是药物的10倍
科学家的研究显示,芝麻酚的抗氧化能力是高脂血症治疗药丙丁酚的10倍。此外,芝麻种子中含有的芝麻醇配糖体成分被摄入人体后,肠内细菌会将其转变为芝麻醇,也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见,芝麻是天然、强效的胆固醇治疗药。
芝麻中所含的抗氧化物质不仅有芝麻酚,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酚和维生素B2(核黄素)等成分,均有抗氧化、减少胆固醇的作用。
芝麻中的微量成分硒也是很重要的,它和维生素E共同作用,能加强维生素E的效果。而且,硒是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主要成分,对于消灭自由基起重要作用,所以芝麻被列为强效抗氧化食品。
顺便说一句,芝麻有白芝麻、黑芝麻、金芝麻、黄芝麻等种类,做芝麻油的原料是白芝麻。
食用芝麻有讲究
芝麻作为配料在各种食品中可灵活应用。为了防止坏胆固醇的增加,预防动脉硬化,建议大家多吃点芝麻。但芝麻放久了容易被氧化,所以最好在食用前再研磨、拌炒。可以在面类和米饭中加入芝麻,或是搭配海藻类和蔬菜食用。芝麻中还含有芝麻酚林,也具有抗氧化作用。经加热后,芝麻酚林会变成有更强抗氧化能力的芝麻酚,所以最好炒过以后再食用。另外,因为芝麻外皮为无法消化的膳食纤维,所以充分研磨后食用效果更佳。
绿茶: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
平时我们饮用的绿茶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成分。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儿茶酚、氨基酸、氟素、γ—氨基丁酸、多糖类等。 其中的儿茶酚—多酚的一种、茶叶中的涩味成分,能防止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淤积。儿茶酚通过增加体内有益菌群,促进有益菌群以胆固醇作为原料合成胆汁酸进而排出体外,避免了胆固醇的增加,从而减少了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儿茶酚还有抗氧化作用,表现为防止坏胆固醇的氧化和预防动脉硬化。此外,它还能抑制血液凝固,因此降低了血栓引发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的危险性。 除上述作用外,喝茶还能够降低血压和血糖,通过杀菌作用防止食物中毒和蛀牙的产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经常喝茶有抑制癌症和癌细胞转移的功效,茶叶的地位从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怎样喝茶更有效?
茶中的儿茶酚,泡一次少一些。比起第一次,从第二次泡的茶中摄取的儿茶酚的量要少5~6成,第三次泡之后会更少。为了更有效地摄取儿茶酚,请在泡过两次之后就更换茶叶。如果像抹茶那样混合成茶叶粉末后喝,更能提高效果。
干香菇:促进胆固醇代谢
香菇中含有一种叫做香菇嘌呤的特有成分,能促进肝脏中胆固醇的代谢,从而抑制血液中胆固醇的增加。这种成分在香菇的伞状部分中含量较多。有报告显示:每天食用9克干香菇(大约两个),坚持一周后,胆固醇值能下降约10%。 香菇中丰富的膳食纤维也能稳定胆固醇和血糖。由于它含有很多能够促进钠排泄的钾,因此还有降低血压的功效。 香菇中还含有维生素D及香菇特有的麦角固醇(即维生素D2原),能够帮助钙的吸收,此外,香菇还有能抑制癌的发生和转移的蘑菇多糖等有效成分。泡香菇的水不要倒掉
香菇嘌呤容易溶解于水中。将干香菇泡在一杯水中,然后放入冰箱存放一晚,香菇嘌呤就会溶解出来。饮用了这种浸泡汁后,能充分地摄取香菇嘌呤。香菇中的β—葡聚糖也是水溶性的,如果洗的话,成分就溶解流失了,因此,最好尽量缩短香菇的水洗过程。另外,该成分也不耐热,因此应避免高温、长时间地烹调。
柑橘类强化血管
大家都知道柑橘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坏胆固醇被氧化,而且,它还能促进细胞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的合成,强化血管细胞的组织。
橘瓣薄膜上的白色筋状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帮助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餐后血糖的上升。另外,薄膜上含有黄酮类,有强化毛细血管的作用。怎样食用更有效
吃柑橘、橙子这类水果的?候,很多人都会剥掉橘瓣上那些白色筋状的物质和薄膜,这样做其实是很不科学的。由于这些白色筋状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黄酮,所以最好一起吃。 如果你实在懒得吃水果或者不方便吃,为了获取维生素C,饮用%鲜橙汁也可以满足需求。
大豆:促进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硬化
大豆中含有很多有效成分,其中具有预防动脉硬化效果的是大豆皂角苷、大豆异黄酮与卵磷脂。 大豆皂角苷有防止过氧化脂质增加的作用,所以能抑制坏胆固醇的氧化,而且,它还能够促进脂质代谢,防止肥胖。 大豆异黄酮与女性的雌激素有相似的作用,能够将血液中多余的脂质回收到肝脏,起到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卵磷脂也叫磷脂,可以将血液中残留的胆固醇回收,运往肝脏。除此之外,大豆还含有膳食纤维和钙、维生素类等有益人体的成分。 各种大豆加工食品都有效
大豆可制成各种加工食品。比如豆粉、豆浆、酱油、豆腐、豆腐皮、豆腐乳、油豆腐等,它们的加工方法不同,形态多种多样,不过在有效成分上没有变化。 不仅如此,加工成豆腐皮后,钙和胡萝卜素含量还会增加,而豆豉经过加工后会生成新的有效成分豆豉激酶。 这些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的大豆以及大豆加工食品,最好每天的餐桌上都要有一些。
坚果类:只减少坏胆固醇
杏仁、核桃、花生等坚果中含有一种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 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减少坏胆固醇的功能。不过,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摄取过多的话,好胆固醇也会减少;而作为单价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油酸,则具有只减少坏胆固醇的特点。 除此之外,这些坚果成分中维生素E和矿物质硒的含量也很高,能防止胆固醇的氧化。
海带、紫菜:抑制胆固醇、血压、血糖的上升
海藻中所含的藻朊酸、丙氨酸、墨角藻聚糖、钾、钙、镁等有效成分有助于改善高血脂和高血压。特别是海带和紫菜等褐色藻类中特有的墨角藻聚糖,功效很受瞩目。墨角藻聚糖是在褐藻类的表皮附近含量较丰富的糖类,是一种黏性成分。这一成分能抑制胆固醇、血压、血糖的上升,还能抑制血液的凝固。因此,它能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还有提高免疫力、预防过敏和癌症的作用。除此之外,有报告说叶绿素和碘也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为海带的有效成分中很多都是水溶性的,所以建议喝海带水。将海带加水,文火熬一晚,第二天早上,海带的成分即全部溶于水中。
橄榄油:预防老化有特效
橄榄油中所含的脂肪酸是属于单价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油酸能减少坏胆固醇,同时保持好胆固醇的量,使血液中的脂质保持平衡状态。橄榄油中油酸含量超过70%,而且还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多酚,这些物质都是防止自由基伤害的抗氧化物质,所以橄榄油又被称为预防老化的特效食品。而且,植物油中含有β—胡萝卜素的只有橄榄油。不过要注意的是,大量摄取橄榄油可能会造成热量过多。特级初榨橄榄油油酸含量最高
橄榄油根据其制法的不同有不同的叫法。最初榨成的称为初榨橄榄油,第二次榨出的称为精炼橄榄油,将初级橄榄油和精炼橄榄油混合后的称为纯正橄榄油。另外,初榨橄榄油根据油酸的含量不同,也有级别之分。油酸含量最多的是特级初榨橄榄油,其次是优级初榨橄榄油,之后是普通级初榨橄榄油。
许多生活习惯也会引发心血管病喔~
这些习惯具体是什么?赶紧搞清楚~
最伤血管的六种行为
1
大油大肉,血管容易堵
摄入营养过剩,多余的脂质难以排出体外,聚集在血管里。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同时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发血栓。
2
吸烟伤血管,十年难修复吸烟是导致血管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科学研究表明,每天吸烟20支以上,患冠心病的风险会增加2—3倍。还有研究发现,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即使戒烟后,也要花至少10年时间才能完全修复血管内皮损伤。
3
高血压、糖尿病,拖累心脑血管
高血压不控制,是引发诸多血管疾病的导火索。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血糖高的人,脑卒中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
4
坏心情,加速血管老化
研究表明,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5
熬夜族,激素伤血管
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五时,是肝脏代谢时间。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体内过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流动受限。
长期黑白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6
不运动,垃圾囤积在血管
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血液中的废物排不出去,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会囤积在血液里,在血管中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等“不定时炸弹”。
如果您觉得这个文章有用,就赶紧转发给朋友、家人吧!
每天一个美食养生贴
来自资深养生专家
美食
美景
美物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白癜风患者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