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分泌型垂体瘤的目的在于:控制肿瘤生长;促使异常分泌的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保护正常的垂体功能;并使蝶鞍周围的重要解剖结构,尤其是视路,得到充分保护。
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相当复杂,治疗手段中包括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1]垂体微腺瘤外科手术全切除比率有报道可高达90%,但是垂体大腺瘤的全切除比率不到50%,再次手术也很难明显提高全切除的比率。对于手术后仍然存在垂体瘤残留和持续激素分泌异常的肢端肥大症患者,药物或/和放射治疗是后续必要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的短处在于治疗周期长,治疗花费高昂。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治疗花费较少,但只对很少数的患者降低IGF-1和GH激素水平异常起效:其中溴隐亭约10%,卡麦角林约30%起效。药物治疗的效果与肿瘤本身是否对药物敏感有很大关联。有报道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肢端肥大症的效果在22-79%。常规分割放疗的缺陷在于起效缓慢,在放疗后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大多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激素水平异常也难以恢复正常。传统放疗后远期随访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的比例或可达70-%。视神经和脑的放射脑损伤以及继发新颅内肿瘤也是传统放疗治疗垂体瘤后存在的威胁。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伽玛刀治疗肢端肥大症,在促使瘤体缩小,促进异常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方面,较传统放疗疗效快,已为近十五年来的专业文献报道所肯定。Landolt[2]在年就报道患者IGF-1水平恢复正常,伽玛刀治疗后平均需约一年,而放疗需要6.5年。年,作者[3]也用随访结果报道证实了伽玛刀治疗肢端肥大症的疗效。年,刘晓民[4]报道匹兹堡UPMC伽玛刀治疗肢端肥大症22年的随访疗效,平均随访6年,瘤体缩小比率为67.5%,且多在治疗后平均一年内缩小;瘤体控制比率为30%。治疗后GH恢复正常(2.5ng/ml),且IGF-1恢复正常(年龄性别校正后的值)的比率为47.5%,且此后平均继续随访45个月,上述指标仍持续正常。伽玛刀治疗后3年,5年和7年,上述内分泌指标正常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8.6,44.5和67.6%。伽玛刀治疗后五年内超过半数的患者肿瘤缩小控制,内分泌恢复正常,无需持续药物治疗。对于有手术顾虑或手术禁忌的肢端肥大症的垂体微腺瘤,可以首选伽玛刀治疗。虽然有认为在伽玛刀治疗前和治疗后应停止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6-8周[5],避免药物引起的放射抵抗保护作用,可提高放射外科疗效,但因缺乏I级循证医学的研究证实,对此尚存争议。
垂体瘤病理亚型对疗效的影响,是治疗肢端肥大症的疗效研究中的新趋势。肢端肥大症垂体瘤的病理亚型多属于致密颗粒型(DG)和/或稀疏颗粒型(SG)。SG型患者多为年轻女性,影像上多表现为侵袭性侵及海绵窦,且对生长抑素类药物不敏感。侵袭性GH垂体瘤的GHRHmRNA水平亦高,与细胞增殖指数(如Ki-67)正相关,GH水平异常增高明显,但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IGF-1水平差异不明显。伽玛刀治疗肢端肥大症后无论SG或DG类型的疗效都是相同有效的,对于药物难治的SG类型肢端肥大症尽早使用伽玛刀治疗是有益的。[6]伽玛刀治疗后对高Ki-67指数表达、p53突变蛋白阳性率、以及有丝分裂的表现的影响是未来放射外科基础研究的课题。
伽玛刀治疗后垂体功能低下是需要重视的并发症。年Lee[7]总结UVA伽玛刀治疗肢端肥大症后8年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的比例可达到44.3%,最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性腺功能减退,且多在治疗后4-5年出现。过高的边缘剂量(25Gy)和侵袭性垂体大腺瘤(体积2.5毫升)是导致垂体功能低下的主要影响因素。捷克Marek[1]认为设计剂量计划时,应保护垂体瘤外的正常垂体组织受照低于15Gy,且垂体漏斗部远端受照低于17Gy,可以有效降低垂体功能低下的发生。融合PET-CT于影像定位[8]也可以帮助识别分泌型垂体瘤,保护正常垂体。
视路的充分保护是必须重视的。头架安装时,基架平行于听眦线,可帮助在一幅定位片中完整显现视路。提倡薄层CT和薄层MR的协同融合定位可以有效确认视路,降低影像偏倚和辨识中的误差。有报道视交叉前的视神经受照可以耐受单次12Gy的照射[9],但是考虑到手术可对于视路解剖位置和血供的影响,手术前瘤体可能压迫视路,以及或有放疗后复发的既往史,目前文献报道中,仍然以视路受照低于10Gy为安全的剂量计划标准,视路低于8Gy可以基本杜绝出现视力受损的出现。伽玛刀的堵孔挡塞技术以及新型Perfexion的选择性关闭相关部分钴源,都有利于重要颅内神经功能结构的保护。伽玛刀治疗后对海绵窦段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痉挛的副作用,虽也有散在报道,但伽玛刀治疗垂体瘤在脑组织神经继发放射损伤方面的安全性,通过20多年来的文献得以有力地证明[1-7,9]。
肢端肥大症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疾病。病程中的心血管系统病症、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在伽玛刀治疗后仍会继续困扰威胁患者,仍需提醒患者监测和继续结合药物治疗,包括继续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持续的GH和IGF-1异常增高[10]。
立体放射外科治疗肢端肥大症,是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有力补充。随着Cyber-knife以及IMRT、质子重离子等设备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垂体瘤的新方式也在不断涌现。但新设备的临床疗效尚缺乏类似伽玛刀治疗后长期和多个治疗单位的多病例经验报道。肢端肥大症放射外科治疗后内分泌治愈的具体实验室标准也有待统一。
参考文献(略)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里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