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赵诣
赵诣先生与中国保健协会赵新华秘书长交流新健康
五、糖尿病的准调理
这里就糖尿病调理我用了“准调理”一词,是我近年来从系统角度思考的结果。
准调理,意味着正确和适当的调理。何为正确与适当,是要找到病理病因,再用相适应的方式进行调理。
糖尿病为慢性代谢性疾病,何为代谢性疾病?代谢,简而言之,就两种因素:一是代谢其品质,即代谢之物本不易代谢;二是代谢的“行为”,即我所说的动能、温度不够而使代谢受阻。然两种因素就凑成了血中的脂、糖升高。血中的脂、糖升高了,供给所有脏器就都不是达标营养。非达标营养同样供给了胰脏,使胰腺功能减弱乃至胰岛分泌减少,接着就出现了其分解、合成其糖脂的不够。糖脂未被很好的分解与合成,就更难输送到细胞组织的口腹里去了。且是,因脂堵,糖难进,潴留血中糖升高,祸害脏器罪涛涛。
因脂堵,糖难进,“都是脂肪惹的祸”。为何这样说,我们知道体内最难代谢的物质是什么?是脂肪,次之就是糖分了。脂肪不易水溶,且熔点比体内任何物质元素都要高,脂肪摄入多了,在“动能松懈”的不够和“体温护理”的不好,脂肪淤阻就势成必然。脂肪淤阻了,淤阻在细胞吸养的道路上,细胞就难吸收糖脂等其他营养了,也就是消耗不掉血中脂糖。消耗不掉血中脂糖而何存代谢,自然不成!所以说糖尿病其代谢淤阻的主要障碍非脂肪莫属!
脂堵了,糖难进。糖的特点我们知道,是易干和易黏,所以容易形成淤阻和堵塞(脑梗)。脂的特点我们也知道了,是难融解和难流通,容易导致分支血管、更是毛细血管的淤阻和瘀堵,所以容易形成高血压及心脏病。而脂糖同流合污,一旦身体因弱动能、低体温和少水分的时候,也就达成了脂糖淤阻以致所有营养不能循环贯通,自然也就导致了细胞羸弱、器官受损、身体消瘦、脏器病变等综合因素的衰竭性疾病。
如此看来,是不是全是“脂肪惹的祸”呢?大众是智慧的,糖尿病之症结早就让大众给定义得很清楚了:糖尿病是“富贵病”。
我的祖先赵匡胤征战时期武精身捷,身段健美,但当上了皇帝后,就企望长寿以保江山社稷稳定发展,如是就大吃肉食补品与文养生性少动,以为如此即可健康长寿。可事与愿违,在就位后的短短7年就身体发胖,代谢淤阻,臃肿不堪,行动迟缓,心力不济与脏器坏损,我想太祖必然毁于“三高”症结,其寿还不到50岁。按现在的话说,也就是因“富贵病”而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本画像为真实写照。从唐朝开始,中画就已发展到可以描摹真实人物了。
前面谈到脂肪是人体三大营养之一,凡事都有个度,过犹则不及。“天地不仁”,在自然面前人人生命平等,皇帝也不例外,所以说人生都要花点时间去修道而明理,明理可益生,益生便长寿。以“道心惟微”的心理去领悟其“道法自然”的内在玄机,去领悟、践行自然早已赋予每个人的长寿秘诀和使命。宋太祖虽然领军打仗很厉害,也是一个深谙儒家思想和委婉风范的大政治家,可就是未能悟通老子其“道法自然”的深刻含义,在物质条件尚好的生活状态中,只要少了“无为”与“自然”,不懂“修道而养寿也”。或说“人为”因素多于“自然”比重,物极必反,最后都会走向健康的反面。
作者家谱
近、当代伟人因阙悟老子导致肥胖成其危害者大有人在,这也是目前“三高”症结风靡全国的弊处理由。所以说“富贵病”乃营养摄多成瘀之疾患,而成瘀之疾的始作俑者就是脂肪了,所谓“都是脂肪惹的祸”,而且更是“动物脂肪惹的祸”!
如此看来,糖尿病之“代谢性疾病”,其来路就很丰富了,所以我们得从系统层面去考虑、分析和对待。从理上看,医疗问题又可这样认为,即“病从哪里来,就往哪里去”。糖尿病之“富贵病”是从脂糖营养过甚和细胞代谢淤阻而来的,那么我们要将它请回去,就应该从源头上寻找路径或答案,去寻找糖尿病袭来的多种路径予堵截,再适从到位的调理或治理。除此之外,以其他渠道让糖尿病回去,无论西医的注射、手术,还是中医的化瘀、补益,其实都难达到治本目的。
《黄帝内经》“道法自然”的“治未病”,其实就在提前践行“原路返回”的原则。如果医学忽略了这个于本返本的“完善法”,最终效果必然存疑。或是说解决了即时性问题(实呈表面现象),但也未能根治的使人健康。疾病之“根”为多种渠道,或说糖尿病因本是在“非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后才来的,那么在治疗糖尿病时,不堵截“非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明确致病的系统原因,而去专心致志的治疗脏器,显然就是“避重就轻”和局部对待,所以说西医胰岛素治疗也好,中医“疏肝调气”也罢,均忽略了“原路返回”之《内经》原则,所以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谓:指标未治本,标本两处分,专注未系统,治愈岂可成。于本返本,如果说西医的局限相待和中医的错位处之,都是非全面之所为,抑或不究原理,直至实施,最终是达不到治本之功效的。所谓“辨证论治”,当要先于细致“辨证”,寻找糖尿病的起始原因,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