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今报
一次有关缸焖羊肉的对话
年冬,省里二十几位著名作家来仙游采风,每天游目骋怀的是神仙游过的地方的旖旎风光,大快朵颐的是仙游源远流长的地方小吃。瑞祥(水龙)像游弋在清汤里的龙珠,套肠如一阕回环往复的乐曲,在舌苔上萦绕……
详情↓
善于观察的作家注意到每顿饭上的第一道菜都是干焖羊肉,有点惊讶地问叨陪末座的我。我说,这是仙游宴席的一个特色,热情好客的邑人拿出最好的食物给客人品尝。在仙游民间,最好的菜肴不是鲍鱼龙虾,而是干焖羊肉。作家们有点诧异,我简介了它的做法,如精选山羊、放到瓮里焖一整天等,作家们恍然大悟,纷纷颔首。
一位老作家疑惑地问,羊肉放进陶瓮里去焖,那应该叫“缸焖羊肉”呀。我回答:其实这两种叫法都行。叫“缸焖”,侧重制作时所用的器具;叫“干焖”,强调的是制作工艺。好的干焖羊肉,追求原汁原味,几乎不加入配料,除了盐巴,其他的调味品很少用。纯干货,最精干的烹制技术,给食客带来最纯粹的味蕾体验,这就是“干”的原意。
同桌的一位仙游籍作家介绍了干焖羊肉的历史。一是倭寇来犯,龙华镇一户人家宰杀山羊,急忙把羊放进盛沸汤的木桶了,第二天逃难回家,焖好的羊成了美食。看来这道美食也是妙手偶得之。另一种说法很相似,不过人物换成了东海南康郡王陈洪进。大凡美食,人们喜欢与名人攀亲,干焖羊肉也不免俗。但大多数邑人还是赞同美食来自民间的看法。这位作家说,北宋的蔡京用它招待宋徽宗,皇帝都吃得齿颊留芳,干焖羊肉完全可以用皇家名馔或御用佳肴来炒作。但仙游的干焖羊肉铁骨铮铮,不夤缘攀附,硬是倔强地保留着自己的民间色彩。
在座的作家为这道美食的低调叫好。省里一位作家说,粗布乱服不掩国色,美食越是民间的,越纯朴越原生态,就越接近美食的真谛。作家们感觉有点遗憾,有人说,如果仙游的干焖羊肉也能够商业包装、批量生产等,或许它早就蜚声省内外,不像现在这样的“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过作家们又说,如果真那样,我们舌尖上的乡愁也消失殆尽了。
一位老作家一直在享受饕餮的快感,这时插了一句话:我终于明白了,干焖的“焖”字,右边中间是一个“心”,意思就是要制作这道美食,一定要用“心”。
作家们沉吟一下,然后点头。
(应鸣)
大家都在看??有奖征集“仙游美食故事”,丰厚奖金及证书一样也不少!
惊:鲤城街道一家中“扫出”大量子弹炸药!赞:主动上缴派出所!
仙游最新一批酒驾被曝光,其中有一名女性!
公安部发话了!仙游公安今后专注做好7件份内事!
讲好故事,勾起乡愁!“仙游故事”6大主题资料火热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