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心脑血管病便是这种需要长期调养的慢性病。患者不仅需要心态、生理的调养,更要借助于饮食营养。弄清各种疾病饮食的禁忌,将更有助于患者康复。
心肌梗塞
宜:
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维生素C可以加强血管的弹性、韧性和防止出血;微量元素,可减少胆固醇脂和钙盐在血管壁的沉积,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镁可提高心肌兴奋性,有利于抑制心律紊乱(镁在绿叶菜中含量较多)。
进食粗粮及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忌:
摄入高热能食物,否则超重;
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内脏;
高盐饮食,咸菜、豆酱、香肠,腌肉等最好不吃或少吃;
烟及刺激性食物。
冠心病
宜:
多食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果蔬。如菠菜、大蒜、马铃薯、蘑菇,能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木耳、苹果均能降低血压。多食植物蛋白,如豆类、豆制品,有利于胆酸排出,使胆固醇合成减少。
多吃鱼。鱼油中的EPA(二十碳五烯酸)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血液的稠粘度,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忌:
高胆固醇食物和含饱和脂肪酸食物,如猪油、肥肉等。
低血压
宜:
桂圆、莲子、大枣、桑椹等。这些食品具有健神补脑功效,宜经常食用,增强体质;
失血及月经过多引起的低血压,应注意进食能提供造血原料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铜、铁元素的食物——肝类、鱼类、奶类、蛋类、豆类以及含铁多的蔬菜、水果等,特别是优质螺旋藻,有助于改善贫血。
适量进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肝、蛋黄、奶油、鱼籽等。胆固醇是体内合成多种激素的原料,能促进血管的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适当饮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低度酒能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有益于提高血压。
忌:
生冷及寒凉、破气(气血同源,破气则伤血)食物,如菠菜、萝卜、芹菜、冷饮等。
高血压
宜:
清淡而富营养、低胆固醇、低盐、低糖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C、B6、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P(路丁)等类食物(螺旋藻中的B族维生素及烟酸等含量丰富);果蔬中富含维生素P的有桔子、柠檬、苹果、梨、桃、樱桃、石榴、葡萄、西红柿。此外,宜进食含钾丰富的蔬菜水果如香蕉、柠檬。
忌:
刺激性食物,如酒类、辣椒等;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等。
脑血管意外
宜:
有助于缓解动脉硬化及降压食物,如黑木耳、银耳、果汁、米汤、菜汁等。少食多餐。
忌:
高盐饮食。盐日摄量应低于5克,因为钠多能使血压升高。
高脂肪饮食。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血液稠粘度。
高糖。糖在体内会转变成脂肪,导致血液粘度增加。
烟酒。尼古丁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乙醇会诱发脂质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