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您现在的位置: 颂歌 > 颂歌介绍 > 平安夜两百周年来自奥地利小镇的圣诞颂

平安夜两百周年来自奥地利小镇的圣诞颂

发布时间:2023-3-15 15:40:23   点击数:

SilentNight记者

田思奇

年圣诞前夕,年轻的天主教牧师约瑟夫·摩尔邀请他的朋友,教师兼音乐家格鲁伯为他两年前写下的一首小诗谱曲。当晚,在奥地利萨尔兹堡附近的一座小镇上,这首名为《平安夜》的(SilientNight)的歌曲迎来了它的全球首秀。

两百年来,《平安夜》已经从德语被翻译成多种不同的语言版本,并于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圣诞节必不可少的经典颂歌之一。

StilleNacht,heiligeNacht(寂静的夜,神圣的夜)

Allesschlft,einsamwacht(万物已入眠,孤独地守护着)

在年一战刚爆发后不久,前线战壕中的盟军和德国士兵也放下步枪和头盔,在圣诞节前唱起《平安夜》等颂歌。事实上,这首歌的诞生历程也和战争与和平存在联系。

年前后,奥地利小镇奥伯恩多夫的日子并不算好过。拿破仑战争刚刚结束不久,欧洲又在年经历了“无夏之年”——受印尼火山爆发影响,北半球夏季出现罕见低温,农业生产遭受重创。奥伯恩多夫的经济支柱是盐业,许多人在萨尔扎河上运营盐驳船。

牧师摩尔在这期间创作《平安夜》的灵感来源至今仍是未知数。不过“《平安夜》协会”主席迈克尔·纽瑞特推测,灵感可能来自拿破仑战争之后对持续和平的渴望。

那年的圣诞前夜,摩尔和音乐家格鲁伯在奥伯恩多夫的圣尼古拉斯教堂演奏了《平安夜》,据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助理教授莎拉·艾尔利(SarahEyerly)推测,当晚的听众大多是船长或船员。

奥伯恩多夫的《平安夜》纪念教堂。来源:视觉中国艾尔利对《华盛顿邮报》介绍说,摩尔自己就是一位有天赋的小提琴家和吉他手,但他仍然选择让自己的朋友格鲁伯谱曲。后者选择了在17至18世纪一种很流行的意大利曲风“Siciliana”,特色是模仿水的声音,和威尼斯的贡多拉以及意大利渔民有关。也就是说,《平安夜》的曲调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而对于《平安夜》能在全球流传至今的原因,艾尔利指出:“当人们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创作歌曲时,这些曲子里就会有一些非常人性化的内容,能够在特定的地理位置、文化或时间之外继续引发共鸣。”

据美国媒体DailyBeast介绍,为格鲁伯维护手风琴的卡尔·莫拉赫听到《平安夜》后将它带到了齐勒塔尔(Zillertal),一个供旅行音乐家歇脚的地方。其中又有两组音乐家家庭听到这首曲子后十分吃惊,于是决定在接下来一年的演奏中都加上它。

于是这首歌很快就传遍整个欧洲,并在年圣诞节时首次在美国演出,地点是纽约华尔街的三一教堂。年代,三一教堂主教约翰·弗里曼·杨(JohnFreemanYoung)将《平安夜》的一部分翻译成英文,包括流传最广的第一段:

Silentnight,holynight(寂静之夜,神圣之夜)

Alliscalm,allisbright(真宁静,真明亮)

Roundyonvirginmotherandchild(圣光环绕圣母圣婴)

Holyinfant,sotenderandmild(圣洁婴儿纯真可爱)

Sleepinheavenlypeace(尽享天赐安眠)

Sleepinheavenlypeace(尽享天赐安眠)

除了颂歌之外,莫尔的吉他也流传至今。《平安夜》协会资料显示,它曾经被挂在一家小酒馆里,后来在二战期间被放入盐矿保存。年代,它连同一份早期手稿一起被带到美国。目前,这把吉他被陈列在奥地利的“平安夜博物馆”,位于奥伯恩多夫以南20英里处的萨尔扎河畔。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gworkshop.com/jbjs/1531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