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
当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音乐响起,42名身着红色校服的孩子登上舞台,投入地歌唱:“每当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每当我需要一种希冀/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走下去……”他们大多皮肤黝黑,身板瘦小。
当晚,表现脱贫攻坚伟大壮举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上演。当故事原型之一——湖南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的孩子登上舞台,许多观众眼睛湿润了。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
对合唱团的这些孩子而言,这份礼物,是歌声化作了翅膀,让他们飞越大山。
前奏:《送别》
第一次教四年级的林林唱歌,音乐老师徐文手足无措。
眼前的女孩不爱说话,一双大眼睛像幽深的清泉,在学歌曲《送别》时,她唱着唱着,泪流满面。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徐文从事儿童声乐教育多年,一时却难以理解:10岁的孩子,怎会被这样的歌词勾起伤感?
林林1岁多那年,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跟着年过古稀的爷爷奶奶生活。
↑年9月,林林在祁东县家中与奶奶聊天。新华社记者袁汝婷摄林林的家乡祁东县曾是省级贫困县。这里有2万多名留守儿童。
启航学校在距县城1小时车程的大源村,四面青山连绵。有留守儿童人,占学生总数近9成。
不久前,四年级语文老师宋明丽讲授《走月亮》。这是一篇讲述母子在月光下牵手漫步的课文。她问孩子们,有什么感受?没有人答得出来。
孩子们告诉她,从来没有与爸爸妈妈牵手散过步、看过月亮。
启航学校创始人、校长陈亮伟说,留守儿童格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