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粉玫瑰关爱女性健康行动
压力山大常熬夜,致使褪黑激素下降
我原本是老三届,年高考制度恢复,我如久旱的禾苗逢甘露!但当时考全日制大学的政策是:带薪读书,但没有奖金等其他福利。我的家庭经济情况是不允许我“没有奖金”等福利的。而如果读函授大学,因为是全业余的,家庭经济不受任何影响。我没有选择地选择了这条路。
年春季,我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本科函授班,学制5年。走在这条路上的我,成了“五栖人物”:白天是一所技校的校长,并兼任政治课和语文课的教师;每周三个晚上是社会上一所业余学校的语文兼课老师;剩下的时间,除了当一名函授大学的学生外,肩上还有每天必须承担的两个角色:妻子和母亲。
这条路,我走得很累。
我实在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儿子,看看儿子的身体也没大碍,于是我就用兼课换来的钱,将三岁的儿子送了近两年的全托。
一天,我终于累倒在了讲台上。同学医院抢救。医生诊断: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急诊开刀,住院。那年,我33岁。有人说,三十三,乱刀斩。我应验了?!
当我履历表的“学历”一栏中,能填上“大学”时,我进了上海电视大学,当起了一名大学教师。在高校当教师,“函授大学”毕业的学历身份使我感到很有压力。于是,不得不别夫离雏,去广州暨南大学读研究生课程。
从广州回来后,我以发表的3篇论文和5万字高校教材的编写等材料,评上了高校讲师,并成为该校公共关系教研室主任。我开始拼命地著书立说,向着通往“教授”的大道上,快马加鞭!
而人生路上,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什么时间不该干什么,其实是不能错位的。可我们这一代,历史让我们大大地错位。而我们又必须为这种错位付出沉重的代价。
那个时期,上海四川北路一弄堂的亭子间里,总有一盏灯是通宵亮着的。那盏灯下,有一位伏案疾书的女人。那个女人将“蝴蝶牌”缝纫机的台面当桌子,桌面上除了书、稿子、笔、台灯,还有“鸡仔饼”、浓茶或浓咖啡,冬天的时候,还会多一瓶“五加皮”。
一般到凌晨四点左右,弄堂里“乒乒乓乓”的奶瓶撞击声响了,送奶人推着牛奶车送奶来了,那个女人会“迷糊”两小时。然后,六点钟准时给家人弄早饭、洗衣服等,加入邻居们忙碌的上班进行曲中。
那个女人就是我。
为了把耽误的十年追回来,我开始倒逼自己,一天掰作两天用,并残酷地规定自己每周通宵熬夜起码三次。因为时不我待,因为夜深人静更是我学术研究的黄金时间。
在高校教书育人的30年中,我撰写了近20本书和堆起来与书桌同等高的论文。其中《公关语言艺术》《公共关系设计纲要》《体育公共关系学》《体育广告学》《企业策划思路与个案研究》均属中国第一本。几百万字的铅字和满堂彩的讲课,为我带来了鲜花、掌声和诸多的光环。但我却在另一个领域超级低能、超级无知—我居然丝毫没有意识到长期熬夜、挑灯写作、超负荷演讲,是在透支生命,是走在一条慢性自杀的路上。
所有的一切,说明我丝毫不懂“压力管理”。
压力处理得宜,会变成一种动力,产生生命的活力。压力如果一直持续增加,会使得肾上腺、荷尔蒙出现很大的问题,引发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跟压力关系最大的是癌症。有专家说,得癌症前的6个月,几乎都有重大的压力事件发生。癌症复发者,也都几乎在半年或一年之间有重大事件发生。压力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加重消化系统的疾病。压力一旦无法转换,首先会从生理上表现出来,所以,许多现代文明病绝对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尤其不是病毒或细菌所造成的。
专家说,对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癌症、哮喘、过敏,为什么光用药物控制不了?就是因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并发症,它的引爆点就是压力。当然,还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生存环境、处世心态等息息相关。在一块长久累积而形成的得病土壤上,等到某个重要事件的突然打击,病就终于生成了。
面对压力,关键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自己应该做出什么反应。人生90%是决定于你所做出的反应,而不是决定于你所遇到的事情。成功的人生与失败的人生,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挑战都差不多,差别就在于自己如何对此做出响应而已。
最愚蠢的响应就是我以前的做法:以拼命加班加点来减压,慷慨地无情地占用自己宝贵的睡眠时间,通宵达旦,提前使用生命。
美国最新研究显示,晚上开灯睡觉或熬夜是导致女性患乳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实,早在年,英国的研究就为非自然光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首份证据”。研究人员认为,夜间的灯光妨碍了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也会增强免疫系统。
褪黑激素是人的大脑松果体分泌出来的一种激素,对调节人的节律性、时差和睡眠有着重要的作用。褪黑素夜间分泌量多,白天分泌量少。
研究人员将乳腺癌的肿块移植到老鼠身上,并给这些老鼠分别注入取自清晨或夜间经电灯照射之后的老鼠血液。研究发现,清晨(也就是睡眠之后)的血液使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减缓了,而电灯照过的血液加速了癌细胞的生长。专家说,在白天癌细胞是苏醒的,而在夜间褪黑素会使它们处于睡眠状态。如果添加非自然光,它们就会“失眠”。而熬夜的人,往往因亮着电灯而无法制造褪黑素,久而久之让自己悄悄地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
我在高校工作的30年,革命加拼命,压力山大常熬夜,致使自己的褪黑激素长期下降,于是,为若干年后乳腺癌的形成提供了第二个机会。
喜欢少动多静,致使抗氧化能力缺乏
其实,少动多静”不是我的本质。在小学,我是上海市少年组三级田径运动员,60米短跑第一名,三级跳远第三名。四年级时,我在虹口游泳池培训班学会了自由泳、蛙泳和仰泳。到了中学,我是校跳伞队队员、田径队队员。“文化大革命”停课期间,我在虹口公园拜了一位老师,学习舞剑。可见,我从小就是一个好动分子。
20世纪60年代末,我被分配到上海江湾化工机修厂工作。该厂地处近郊。我的运动就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来回一个多小时,既锻炼了身体,也解决了交通费。
可是,我好运动的优良传统居然会随着我的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减。特别是我到高校工作后,不知不觉就与所有的“运动”绝缘了。总觉得手头的时间不够用,只得把所有的运动时间都用来坐在书桌前做学问了。为了我讲课的质量,为了我教材的编写,为了我课题的研究,为了我前方设定的目标,为了事事要追求完美……我就只能宅在图书馆、宅在书斋中,过起了“雕塑”生活。
最典型的一次“雕塑”生活是在年,党的阳光照耀到我家了。学校分给我二室一厅的新公房,我们终于从居住了13年的9平方米“鸟巢”中搬出来了,并有了一间朝思暮想的书房。书房朝北,冬天的北风在深夜肆虐得更厉害。那时也没有取暖设备,为了驱寒,我将一只装满热水的热水袋夹在两只大腿中间。几小时后,当我上厕所时,发现棉毛裤将大腿内侧的皮顺势撕了下来,大腿处顿时血肉模糊。我这才发现是热水袋的高温烫伤了大腿,棉毛裤与大腿皮粘在一起了。可见,我“雕塑”得如此全神贯注。
从此,我的身体状况印证了一句话:没有时间运动,就一定有时间生病。
自从我忙得每天不再有规律地运动了,人的气血也就此不畅,脸色越来越黄,体质也逐年下降,很多疾病就开始慢慢光顾了:心脏病、高血压、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关节炎等,不说“百病缠身”,也起码是“十病缠身”,我的五脏六腑都亮红灯了,可我还是没有彻底觉悟。“小车不倒,尽管推。”直到年癌症找到我了,这才把我吓出一身汗,不得不放慢脚步,不再闯红灯,乖乖地停在斑马线上,听从健康“警察”的指挥。
回头想想,如果我能将小时候喜欢的运动,挑选一至两项坚持到现在,那我的身体状况定将重新改写。比如游泳、比如舞剑。其实,“舞剑”运动是我的最爱。它,似太极非太极、似击剑非击剑、似舞蹈非舞蹈,柔中带刚,优美无比。我记得我练的那把剑是我自己做的,我的那条“人造棉”的黑色练功裤也是自己裁剪并缝制的。那时我才18岁。直到现在,我还会在梦里想着那把红黑两色的剑;梦见自己身着红色汗衫、黑色大腿裤、白色“回力牌”跑鞋在草地上舞剑。我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就没把“舞剑”这一喜欢的运动坚持下来呢?这世界上唯一无法买到的就是后悔药。
说起游泳,这是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医学专家汤钊猷教授竭力向癌症患者推荐的运动方式。他亲口对我说,你应该去游泳,这样,你的体质会更好。我一直不敢去游泳的顾虑:一是怕现在的游泳池水质差,不卫生;二是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心脏是否还能承受。尽管我把游泳衣买好已经两年了。
由于自己多年来的少动多静,致使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严重缺乏。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增加了我得乳腺癌的概率。
而每天增加有氧运动是最好的预防与治疗癌症的手段之一。因为癌细胞是无法在充满氧气的环境中繁衍的,所以,每日必须运动,同时多做深呼吸以利氧气进入细胞层,氧气疗法是另一种击溃癌细胞的工具。
如今,我每天坚持一个多小时的散步。散步是最理想的有氧运动。它向血液中输入氧气,反过来,血液又将氧气提供给身体的各个细胞。
美国《纽约时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研究发现锻炼能够预防乳腺癌》的文章,其中提到“适度而有规律的体育运动,能够将妇女在绝经前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降低多达60%”。年世界卫生组织倡议:每周锻炼分钟,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1/3患癌风险。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运动。
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