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亦是DM终末期重要致残原因之一,发生率高达70%[1]。因DPN进展隐匿、缓慢及患者认识不足,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DPN临床表现复杂,可引起疼痛、感觉丧失、感觉异常、感觉过敏、甚至足溃疡、坏疽及截肢等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2]。为探讨系统化护理对DPN临床疗效的影响,医院收治的80例DPN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系统化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01—-10医院收治的DPN患者8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49~78岁,平均(52.1±8.2)岁;DM病程1.7~15.4年,DPN病程1.0~7.2年。入选患者DM诊断均符合WHO制订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并符合DPN诊断标准[4]:
①四肢感觉异常,麻木,手足袜套感等;
②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深浅感觉明显减退;
③肌电图检查显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40m·s-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45m·s-1;
④排除其他疾病所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76例(95%);四肢疼痛30例(37%);四肢浅感觉减退71例(89%);四肢深感觉减退18例(22%);四肢肌无力、运动障碍8例(10%)。
1.2护理评估
详细了解患者糖尿病病史及既往史,并完成系损,查足部有无溃疡、坏疽。评估患者对DPN知识的了解情况。
1.3治疗及护理
1.3.1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即给予DM常规综合治疗方案,即指导患者饮食控制、科学运动,同时应用控糖药物,正确遵医嘱进行DPN序贯疗法:①维生素B1、B6、VC,多贝斯口服,弥可保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营养神经;②应用血栓通、灯盏花、金纳多、前列腺素E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
1.3.2系统化护理
1.3.2.1知识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DPN相关知识,使他们了解DPN防治的必要性。告知患者良好的代谢控制是预防DPN最有效的方法,即严格控制血糖及血脂在正常范围可阻止或延缓DPN进展。使患者能早期重视DPN的治疗和护理。
1.3.2.2饮食控制和体育活动
按患者身高、体质量制定饮食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一天的进食量和菜谱,根据患者年龄及体力情况制定相关运动方案,选择合适的活动项目及时间,保证运动时的安全。从思想上使患者能充分认识到饮食控制及运动的重要性。能自觉地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结合药物治疗促进血糖、血脂、血压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可有效延缓DPN进展。
1.3.2.3足部的护理
DPN使得DM患者双足深浅感觉减退,足部更易受伤,发生溃疡、感染和坏疽,严重者甚至要截肢。指导患者每日检查足部有无损伤、擦伤、水泡、肿胀、溃疡等及足部皮肤温度、颜色,趾甲有无异常。每晚用温水泡脚15~30min,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泡脚后用柔软吸水强的毛巾擦干脚趾缝间。修剪趾甲应在泡脚后,须小心谨慎,可请家属协助修剪,严防破损。鞋子要宽大舒适、合脚。袜子应柔软宽松,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足部血液循环。每天适当步行,做到定时、定量、量力而行。
1.3.2.4戒烟
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对DM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防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吸烟可以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有直接危害。尼古丁可促进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造成血管收缩,血管痉挛,阻力增大,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可加重患者DPN。
1.3.2.5心理护理
DPN是一种慢性并发症,多数患者都要经历逐渐加重的过程且效果不佳。因此病人易对治疗丧失信心、悲观、忧郁、焦虑不安。医护人员要以理解、同情、关心的态度对待病人,积极做好心理护理,经常与病人谈心,消除其恐惧心理及急躁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结果80例DPN患者通过精心治疗和系统化护理,都能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对治疗充满信心。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电话随访证实效果佳。80例患者中症状明显改善56例(70%),症状改善18例(22.5%),未改善6例(7.5%)。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识到在DM防治中正确的健康教育、医疗指导、护理保健等对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让患者掌握DM知识,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