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既要保证热量和营养充足,又要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饱和脂肪和蛋白质。但如果什么都不吃,长期摄入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良会使身体更加虚弱,无法对抗疾病,预后更差。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一、限制蛋白质摄入
长期高蛋白膳食摄入会加重肾脏的高滤过状态,同时增加体内有毒物质的产生和潴留,从而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一般主张每日膳食中的蛋白质按照0.6克/公斤标准体重给予,还要在限量范围内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当发展到尿毒症时,蛋白质限制应更加严格。可以采用部分小麦淀粉作为主要热能来源,代替大米和面粉。由于小麦淀粉制作不易,目前也可用市场销售的玉米淀粉、红薯淀粉等来代替。长期的低蛋白饮食可能导致的营养不良可以用口服一些药物(如开同)来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在不增加肾脏负荷的前提下使体内的必需和非必须氨基酸都得到补充,从而为机体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充足的原料。二、在低蛋白膳食时热量供给必须足够维持正常的生理生活。
可以选择一些含热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主食类食物,像土豆、藕粉、粉丝、芋头、白薯、山药、南瓜、菱角粉、荸荠粉等,使膳食总热量达到标准范围。三、要减少脂肪和食盐的摄入
糖尿病肾病常合并脂肪代谢障碍,所以仍要坚持低脂肪的摄入,橄榄油、花生油中含有较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作为能量的来源。糖尿病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常可出现高血压,表现为浮肿或尿量减少,限制食盐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进展。
另外,特别要提醒的是,糖尿病肾病的饮食要随着病情的变化不断调整。建议广大糖尿病肾病病友能够掌握饮食原则,在医生的帮助下正确安排一日三餐。
四、常规护理措施
(1)提供一个安静没有感染的休养环境。
(2)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危害,通过控制血糖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治疗及其预后。
(3)轻病人注意劳逸结合,无高血压,水肿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蛋白不多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对水肿明显,血压较高病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强调卧床休息,按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级别。
(4)监测体重,每日2次,每次在固定时间穿着相同衣服测量。
(5)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水的摄入,水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ml为宜。
(6)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有明显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每周至少化验尿常规和尿比重1次。
(7)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水肿、尿量、尿检结果及肾功能变化:如有少尿、水肿、高血压、应及时报告主管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理。
(8)注意观察病人神志、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注意高血压脑病、心功能不全的先兆症状。
(9)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化指标:观察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升高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0)指导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根据血糖、尿糖计算胰岛素的剂量。
(11)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监测病人尿糖、蛋白尿、肾功能尿酮体、血钾的变化,观察病人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有无库斯曼氏呼吸,有无烂苹果气味,有无恶心呕吐,“三多一少”症状是否加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处理。
五、心理护理要点
新的研究表明: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肾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正确使用药物使体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维持在合理水平。有感染、手术、重大精神负担时,要及时正确处理。总之,通过心理治疗的配合,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目的。专家建议:糖尿病肾病病人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糖尿病肾病。不要有消极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病魔。
(1)安慰病人,鼓励病人讲出心中的感受,以消除紧张情绪,保持思想乐观,情绪稳定。
(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及同病室的病友,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
(3)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使病人认识到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本治愈,如果控制不佳可以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应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行治疗,还要注意肾功能的变化,大多数糖尿病肾病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控制。
(4)向病人解释使用胰岛素的好处,通过使用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有利于肾病的恢复。
(5)增加病人的探视次数,必要时留家人陪伴,通过良好的思想沟通,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有利于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