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您现在的位置: 疾病饮食资讯_疾病饮食食谱 > 疾病饮食注意 > 健康管理1月是死亡高峰月4大疾

健康管理1月是死亡高峰月4大疾

发布时间:2021-7-2 12:58:30   点击数:

文:生命时报

“咳咳咳”“阿嚏阿嚏”……你是否发现,一到冬天身边生病的人似乎多了起来。

一月即将过半,北方正值冬季,冷空气频繁,气温“断崖式”下降;南方虽“春一般温暖”,但由于昼夜温差大,忽冷忽热的天气也让一大波疾病进入高发期。

一年之中,冬季死亡率是最高的,而在冬季又以1月份最严重。《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带你直面这些喜欢与寒冷作伴的疾病,躲开“死亡威胁”。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系教授张湖德

医院急诊科主任周荣斌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伟宪

上海交通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葛声

1月——死亡之月

英国公共卫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年1月,死亡率达到了近十年来1月死亡率的最高点,超过过去10年1月平均死亡率30%以上,同时也高于同年其他月份,有1.25万人在这个月份离世。

英国心脏基金会的数据证实,1月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显著增加。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科学家于年公布的研究结果也显示,1月正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高发期。   

剑桥大学医学遗传学教授约翰?托德说,不仅心脏病在冬天的几个月里会加重,新发1型糖尿病的数字在1月也会有所升高。

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甚至显示,“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会在1月升至高点,在夏季降至最低点。而“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正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   

年,英国心理学家克利夫?阿诺尔提出一个观点: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人们全年情绪的最低点。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当气温低于-19℃时,哈尔滨死亡人数会显著增加。

周荣斌教授表示,我国虽没有类似的具体调查数据,但从临床来看,1月死亡率偏高的问题确实存在。1月常被人们认为是老年人难过的一个坎,年轻人在1月的伤亡则以突发意外为主。

1月死亡率高的3大因素

这种情况通常由多种原因造成,有些显而易见,比如寒冷的天气;有些则比较隐蔽,如基因问题;心理波动也会造成明显影响。 

1

低气温诱疾病发作

心脑血管病与季节的相关性早已被证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英国研究人员随访调查了1.9万名40岁~85岁英国政府公务员,发现死亡率与气温相关,寒冷季节血压及死亡率明显高于炎热季节。

大家熟知的“流感”并非1月的主要“杀手”。苏格兰国家记录负责人提姆?埃利斯解释说,在冬季增加的死亡人数中,只有极少数由于单纯流感所致,大部分人死于急性肺炎、冠心病和中风等。 

2

少光照致抑郁情绪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协会指出,每到寒冬,由于光照减少,抑郁患者人数明显增加,甚至要比平时多出大约10%。

冬季抑郁症状通常从秋冬之交开始,在次年的1月和2月时达到高峰,直至入春后才会缓解。

人们会寄望于低落情绪、糟糕情况在新一年有所好转,因此在12月,自杀率通常会有所下降,然而在新年后,一切并未像期待的那样变好,极度低落的情绪最终会导致1月自杀率反弹,心理学家称之为“延迟效应”。

3

遇节日扰乱生活

除了元旦外,国人传统节日春节也常出现在1月底。

节日期间,人们的起居、饮食、运动规律都会被打破,再加上过年时的情绪波动,加大了基础病发作的可能。

一到节日,医院,回家团聚。有些病能拖就拖,尽可能挺过春节再说;住院的能走就走,医院多住。但疾病与身体的变化不可能跟着节日“放假”,这种心态难免导致疾病加重或发作。

最该预防4大系统疾病

要把疾病风险降到最低,不妨对照这份“冬季疾病高发榜”,及时做出预防。

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心肌梗塞

高发原因

专家建议

晨练不宜过早,早上8点之后进行,出门一定要注意保暖,做好面部、颈部、腿部防寒工作。

低盐饮食,多吃菠菜、胡萝卜、桃、草莓等富含抗氧化剂和纤维的食物。

随身携带可靠有效的心血管类药品,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为抢救赢得时间。

脑血管疾病:脑卒中、脑血栓

高发原因

专家建议

除了保暖,还要按时服药、注意饮食、保持乐观情绪。

天冷时最好不要晨练,也不要选择跑步、跳绳、打球等激烈运动。

高血压患者不可根据一两次自测的血压结果,随便换药或改变用药剂量。一定要定期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

老人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当出现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呼吸系统疾病:流感、哮喘、腮腺炎

高发原因

专家建议

注意颈部保暖。张湖德教授提醒,颈部是人体“要塞”,一旦受风寒,会引发很多慢性病。尽量不要选领口较紧的高领毛衣,以免使颈部血管受到压迫,引发脑供血不足,最好选用厚的围巾、宽松脖套。

丢掉香烟,避开二手烟。抽烟是肺癌主要危险因子,并容易罹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还会刺激肺制造分泌物,造成痰多及引起咳嗽。

喝足水分。呼吸道需要适量水分以维持健康正常的功能,尤其干燥的秋冬季,及长时间处在湿度低的空调环境。当呼吸道干痒不适或痰多、咳嗽时,水是最好的止咳化痰药。

注意室内外的空气好坏。避免待在空气污染严重、烟雾、粉尘多,易损伤肺部的环境。

定期室内清尘。雾霾天,少外出,以免加重咳嗽;室内定期清理空调换气口,更换滤网等,以免积聚的粉尘污垢或病菌在室内循环;每天保证开窗时间,空气对流。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

高发原因

专家建议

胃部保暖。中医认为,胃喜暖怕冷,一定要保暖,防止腹部受凉。

食物养胃。早餐可食温热养胃粥,午餐果蔬搭配,晚餐清淡且少吃,不宜时间过晚。

定时定量进餐。有利于均衡肠胃负担,形成条件反射刺激,使大脑皮层形成动力定型。一旦扰乱规律,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生命时报记者张芳郭静超)

↘联系邮箱:hhxt

.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gworkshop.com/jbzy/1289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