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念生,字咀霞,常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月及身世均不可考,著有《绣余词》一卷。
沁园春
赠外
约略前身,君与阿侬,有未了因。但自惭蒲柳,敢言伉俪;替司巾栉,怎许娉婷。刺绣闲时,吟笺寄与,月底花前聊遣情。君休笑,是班门弄斧,愧不如卿。
珠倾露洗秋汀。道秋水,侬神一样清。本桃红杏艳,从来羞比;莺娇燕婉,只是慵听。君守清贫,妾甘淡泊,举案光鸿记也曾?低声嘱:愿百年偕老,莫负钗荆。
这是一首贫家妇女抒写其婚后生活境况的词作。内容贴近生活,真切感人;语言朴素,多以口语入词,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娓娓道来,有如倾诉家常,听之甚觉入耳。
题曰:“赠外”。外:古代女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赠外”说明这首词是赠给其丈夫的。开端追溯她与丈夫之所以结合的缘由,“约略前身,君与阿侬,有未了因”,约略:是大略、大概的意思;君:此处为妻子对丈夫的尊称;阿侬:为吴地方言,即“我”的意思。
常熟属吴地,作者为吴人,故称我为“阿侬”。三句意谓,我与你,我们俩的结合,绝非偶然,大概是前生有未了因缘,故今生又走到一起来了,结成夫妇。女主人公认为她与其夫君的结合是缘份,因而有其深厚的基础,从这点出发,再逐层铺叙她与丈夫婚后相亲相爱的生活情况。
“但自惭蒲柳,敢言伉俪;替司巾栉,怎许娉婷”,蒲柳:为植物名称,又名水杨,此处用以比喻素质的低贱;伉俪:即夫妻、配偶;“但”字领起四个对偶句,笔势折向女主人公自抒谦逊之词,意思是说,虽然我们俩前生有缘,今生结成夫妇,但深自愧色的是,以我这低贱的蒲柳之姿,与君并不般配;巾栉:梳洗之意;娉婷:古时形容女子姿容之美。
后两句系承接前两句而进一步展开,意谓我与你配为夫妇,门不当户不对,因此我只配做一个侍奉你梳洗的下人,我怎敢自诩姿容俊美,以佳人自夸?以下自“刺绣”句至歇拍,复从文才素养方面与丈夫对比,谦称自己“愧不如君”。班门弄斧:“班”即鲁班,古代巧匠。在鲁班门前弄斧,比喻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有自不量力之意。女主人公说,我在刺绣闲暇之时,写些小诗或长短句寄送给你,我的心意只是为了让你在花前月下吟咏玩赏,排遣寂寞,请你千万别认为我是班门弄斧,自不量力,其实我自知在这方面“愧不如君”。
开篇之后,从“但”字以下,都是女主人公从自己的姿容、才华方面与丈夫对比,谦称自己与丈夫结合实属高攀,在这些谦词中,洋溢着女主人公对自己夫君一片敬爱仰慕之心。而从他们的吟唱赠答中,亦可推见丈夫对妻子亦颇怀相敬相爱之意。以此方式表达爱情,在众多爱情词中尚属少见,可谓别具一格。
下片换头:“珠倾露洗秋汀”,宕开一笔写景。珠:指露珠;汀:水边平地。晶莹的露珠,有如落雨一般倾泻而下,将水际沙洲冲洗得洁净无尘。在清秋时节,本是秋高气爽,天朗气清,秋水更是澄鲜明净,再经露水冲洗,更增洁净无瑕,清朗明澈之意境。
换头句暗接上片意脉,有承上启下之作用,其主要用意在于,为后一句描写女主人公的气质神采预作铺垫,其笔法是借景抒情,烘染气氛。次句:“道秋水,侬神一样清”,道:乃说之意,此处含赞美成分。“道”,显然并非“夫人自道”,不是女主人公“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谁在道?首先当推女主人公的夫君,其次可能还有周围的人们。
人们赞美女主人公的神采气质明如秋水,由此可见,女主人公虽无大家闺秀那样雍容华贵,但由于文化素养较高,神采气质超尘脱俗,不同凡响,诚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气朗神清,秀外慧中,韵致极其高雅,别有一番魅力,因此令人遐想。“本桃红杏艳,从来羞比;莺娇燕婉,只是慵听”,“本”为领字格,领起后续四个对偶句,主要写女主人公的情趣爱好。
桃花之夭妁,杏花之艳丽,均系比喻那些浓装艳抹的红男绿女,对此,女主人公说她素来羞与相比。此处的“羞”字并非自感寒酸,而是看不惯这些人的低级庸俗,羞与为伍;“莺娇燕婉”,指莺之娇啼,燕之鸣啭,系比喻某些女人娇声娇气,故作媚态,令人作呕,对于这些女主人公更看不惯。
短短四句,将女主人公的情趣爱好,审美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君守清贫,妾甘淡泊”,不仅写出女主人公的思想境界之高,同时亦表明这是她与丈夫纯真爱情的基础。因为一个安于清贫,一个甘居淡泊;志向相投,声气相通,是故物质生活虽然匮乏,然精神生活却甚丰富,爱情因之能持久不衰。
结拍:“低声嘱:愿百年偕老,莫负钗荆“,以祝愿收束全篇,与开端句相互照应。钗荆:即荆钗,以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服饰朴素。女主人公最终提醒夫婿:君记否?我曾经低声向你祝愿,愿我们能相依相伴,百年偕老,君若有朝一日志达青云,切莫抛弃了我这个荆钗布裙的糟糠之妇。情极真挚,语极恳切,其夫能不为之所动乎?
这篇《沁园春》是一首爱情的颂歌,某中阐明一个有关爱情的价值取向。它告示人们,爱情应建立在志趣相投、声气相通的基础之上,如此才是纯真,也才能持久。如以贪图富贵、追求权势为目的,则此种“爱情”绝非真正的爱情,一旦物质条件有了巨变,“爱情”亦将随之告终。此种事例,当今社会还嫌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