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让身体“苦不堪言”,吃饭过快过猛让胃很受伤、排便太用力心脏也受罪……冬天除了注重保暖,还应该让生活慢一点,用静养生、慢养生的方法来强身。
慢下来,才能静得下来;静下来,心跳、呼吸才能缓下来;心跳、呼吸缓下来,生命活动才能节约能量。
1起床慢一点
进入数九寒天后,中老年人如果起床过快过猛,很容易出危险。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称,人在睡眠时各项生理机能维持低速运转,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人醒后从熟睡状态转到活动状态时,如立即下床或动作较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冬天是此病高发季节。
2吃饭慢一点
寒冷的冬天,不少人为了防止饭菜变凉,常会大口大口地趁热吃,没想到这可能恰恰伤害了胃。
哈尔滨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李滨表示,在人体所有器官中,胃是最娇气的器官之一,除了饮食,情绪、气候、睡眠等多方面因素都会让它抗议、罢工。天气寒冷会让胃变得更加敏感,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部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发胃疼、胃胀、腹泻等不适。
3运动热身慢一点
冬季运动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热身,让锻炼节奏慢下来。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苟波说,冬季气温较低,运动前的热身活动要比其他季节特殊。如果热身不充分,很可能因为温度低,人体肌肉伸展性降低,关节变得僵硬,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等情况。
4说话慢一点
老年人体弱,大部分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语速太快,很容易使老人情绪变得激动和紧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的复发。
5排便慢一点
冬天在马桶上发生的心梗、猝死等意外事件屡见不鲜,危险级别值得警惕。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曼华表示,老年人冬季排便用力是大忌,当人屏气排便时,各个器官的肌肉都在用力收缩,腹部肌肉也一样,这就导致腹压增高,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引发的猝死。
建议大家排便时不要太使劲,排不出来不应勉强。
排尿也要尽量缓慢,不可用力过快过猛,直立位或蹲起时,要手扶支撑物。
排便不畅的人群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运动,以保持大便通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缓泻药物。
蹲位排便相对于坐位排便所用的腹压更大,危险性也相对要大一些,建议老年人最好选择坐便方式。
6呼吸慢一点
慢呼吸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
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放慢;匀,要匀称;细,就是要细微,不能粗猛。开始时要有意识地加以练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然,但要注意呼吸用鼻,而不是嘴。
7脾气上来慢一点
冬季养生着眼于“藏”,精神活动方面也要保持安静,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有“火”能发出来是好的,但“点火就着”可不是好事。
研究表明,生气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工作。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秘书长杨萍表示,控制不良情绪,不代表要压抑愤怒,正确的化解方法很重要。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自我调节,在发现自己快发脾气时,赶紧换个环境或在话题上打个岔,心态慢慢就会变得平和。
建议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一是多晒太阳,二是加强体育锻炼,调整植物神经功能,避免出现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
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豆类、乳类、动物内脏等,以补肾益气、调节情志,保持愉快的心情。▲
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白癜风医院西安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