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春将来
北京民俗博物馆“冬至朝阳”主题歌会成功举办
“冬至朝阳”主题歌会举办。图片来源:北京民俗博物馆
现场观众,热情参与。图片来源:北京民俗博物馆
12月22日,“冬至朝阳”之芳香中华主题歌会在北京民俗博物馆精彩上演。当天正是冬至,数九第一天,寒冷的天气却也抵挡不了观众的热情,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高春利、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同现场几百名观众一起观看表演。
歌舞表演、朗诵以及民俗展演展示,共同为观众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丰富和活跃百姓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发扬民俗传统文化。
诗情有画意颂歌献给党
歌舞表演。图片来源:北京民俗博物馆
歌会在热闹喜庆的群舞《红梅报春》中拉开序幕,歌舞《我爱你塞北的雪》、诗朗诵《冬之诗》等10余个节目轮番上演,79岁高龄的维吾尔族表演艺术家克里木与现场观众一起演唱《大阪城的姑娘》,最后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则掀起了晚会的阵阵高潮,全场观众跟着动听的旋律打着节拍、轻声跟唱,沉浸在满屏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之中。
乐享冬至弘扬传统
冬至吃饺子。图片来源:北京民俗博物馆
“冬至大如年”,在冬至这天吃饺子是北方必不可少的习俗,歌会还准备了热气腾腾的饺子,现场的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民俗游戏雅趣逸致
冬至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食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民俗文化——数九。从这一天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结合这数九习俗,古人们发明了“九九消寒图”这个小游戏。九九消寒图分文字版或梅花版,尤以梅花版最为雅致。在冬至当天画一树素梅花,共81个花瓣,之后每天将一个花瓣涂为红色,81天后,满满的一树红梅花跃然纸上,象征着冬去春来,天气转暖。本次活动现场特地邀请了书画家现场书画“九九消寒图”,和现场观众一起描绘了一幅梅花消寒图,体验了一把“提笔消寒”的乐趣。
“冬至朝阳”主题歌会举办。图片来源:北京民俗博物馆
整场歌会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盛大的视听盛宴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大餐,充分展现了芳香文化的冬至情结,进一步传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
年全年,芳香中华四季歌会已经举办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场主题歌会,歌会秉承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多彩的策划宗旨,赞美朝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歌会表演者均由艺术家、歌唱家、资深主持人和朝阳区街道文化团队组成,精心组织以不同创意、不同风格、多纬度、多侧面反映中国芬香文化的悠远与传承。
来源:北京民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