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会让其受益匪浅,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家长需要引起重视。
家长不能因为宠爱孩子而长时间听从孩子的不当饮食要求,这将致使孩子出现偏食状况,最终导致孩子营养不良或肥胖。家长需要告诉孩子要抑制不健康的饮食想法,慢慢明确、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下面是一位80后全职妈妈的育儿分享:
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家宝宝很小的时候,每次吃饭都很不听话,一个劲地想跑去玩或去看视,然后他奶奶就追在后面,一点一点哄着喂!后面发现小孩子越来越顽皮,有时说他根本听不进去,还对你做鬼脸,说来都是心累。
后来他奶奶回老家了,我想是不是该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教宝宝怎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为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是注意食物的本身,还要注意餐桌上的礼仪。由于宝宝还小,所以我特别注意在宝宝的食谱色彩上和营养搭配上下功夫。
在宝宝的眼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是很新奇的,他们有双特别好奇而且爱发现的眼镜。特别是色彩十分鲜艳的事物。(这点从宝宝的餐具、文具、绘本等这方面都能证实,因为足够吸引宝宝的眼球才能获得更好的销量)
上面是我给宝宝做的饼干点心,配上颜色多样的水果,宝宝看到眼睛直发亮,到了第二天还一直指着这饼干和盘子让我做给他吃。
这样的方法我也是之前看到肉肉的分享,后面特地去网上查的,即能提高宝宝的食欲,还能让宝宝补充多种营养。而且作为妈妈在朋友圈晒出给宝宝做的爱可爱菜单时,成就感满满。(嘻嘻,原谅宝妈的晒娃心理!)
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注意宝宝的营养搭配了,下面是我关于孩子饮食方面的一点小小总结:
1、饮食多样化
没有一种食物能够供给身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所以要吃多种多样的食物。宝宝也一样,而且要更加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因为宝宝正值发育长身体的阶段,任何挑食和偏食的行为都会阻碍宝宝获取充分营养。
我家宝宝有段时间只吃肉不吃蔬菜,后来没办法,就将蔬菜和瘦肉都剁成很小很小的颗粒状放在一起炒,让肉和白菜完全无法分离,宝宝想尽各种办法无法分离时,也只能这样去吃啦!或者是煮青菜瘦肉粥,这样宝宝爱吃也补充了各种营养。
宝宝不喜欢某些食物,家长可用其他食物替代或与宝宝喜爱的食物巧妙地结合起来。但若宝宝的挑食行为十分严重,例如不食荤或不食素等等,家长则一定要加以引导和督促改正。而且孩子每日的菜谱须包含五种营养食物,每一种都不可或缺。
2、均衡地吃各类食品
不一样的食物含有不一样的营养元素,而人体对于各种营养元素均有量的需求。人体需要摄入适度的量,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
若多食爱吃的,少食不喜的,即使看起来食物多样,但营养的量依然不均,这点在宝宝身上要特别注意,因为此举会对人体内的营养平衡状况产生不良影响。这点在食物的多样化上也有提及。
根据比例摄入各类食物,注重食物搭配,例如粗粮搭配、深浅色蔬菜搭配以及鱼禽肉类的搭配等等。
3、少吃零食,按时用餐
因为自己喜欢吃零食,所以家里零食比较多,似乎无形中给宝宝也造就了吃零食的环境。在宝宝大一点后,有段时间总觉得家里零食吃得特别快,而且发现宝宝的饭量减少了一大半,后来我观察宝宝的行为后,就知道问题所在了。
宝宝用零食代替了主食。随后便减少了家里零食的储量,并且将零食放在宝宝看不到或拿不到的地方,减少他想吃零食的视觉诱导因素。当然,自己也尽量不在他面前吃零食。慢慢地,宝宝的饭量就恢复到正常水平了。
每日三餐的饮食规律是和人体消化功能特点相符和的,也是我们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若宝宝在两餐之间多食零食,那么他在正餐期间就会无法摄入正常的食物量,这样会影响孩子正常发育,使其体形瘦小。
时常进食零食会让胃肠道缺乏必要的休息,消化液的量会降低。而且,过度进食甜食,糖类物质易在胃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使孩子感到饱胀,食欲降低。此外,孩子在吃零食时会不断地用手抓取,有时会因手没有充分洁净而患上疾病。常见的疾病为急性肠胃炎或由钩虫、蛔虫、蛲虫诱发的寄生虫病等等。
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每顿需要补充适量的食物和营养。若是这一顿不好好吃饭,那么等到下一顿才能吃。中间除补充水分之外,不可以吃零食。为有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不论孩子怎么哭闹都不可以迁就他。此外,边吃边玩是十分糟糕的习惯,必须扼杀在摇篮里。
4、三餐饥饱适度顺其自然
每日三餐适宜的全部热能分配:早餐占据百分之三十,午餐占据百分之四十,晚餐占据百分之三十。不食或少食早餐会给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削弱体力,阻碍大脑运作。若午餐饮食随便,晚餐便易会食用过多。
前面有提到我家宝宝吃饭时会很好动,吃到一半看到什么好玩的东西就跑去玩了,然后奶奶担心孙子没吃饱,就端着碗追着宝宝一点一点喂!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我便利用每天晚上给宝宝讲故事的时间和宝宝说宝宝自己要学会吃饭,而且要吃完饭并且要吃得差不多饱时再去玩。这样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比直接斥责的效果会更好哦。宝宝对你讲的会问很多为什么,原因有很多,那我就会很耐心地一点点跟他说。
譬如:"1、你看奶奶每次追着你喂饭是不是很辛苦呀,而且奶奶年纪那么大了身体也不好,但是我家宝宝现在可是小大人呀,应该慢慢学会照顾奶奶对不对?;2、如果吃饭的时候没吃饱,那接下来玩的时候突然肚子饿了,是不是玩得很不尽兴呢,因为别人都还在继续玩,自己却要回去吃饭饭........"
当然宝宝偶尔食欲不佳,少吃一餐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他们饿了自然会吃。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营养状况忧心忡忡,害怕其营养不良,强迫孩子多吃。此类行为十分不妥,会压制孩子的身体和性格,使孩子对饮食产生抵触情绪,严重的会造成顽固性厌食。
5、清淡饮食
孩子每天半数以上的总热能应来源于粮食,六分之一左右来源于蛋白质,四分之一来源于油脂。需要注意的是,由油脂而来的热能不宜过多。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糖既会使人体吸收过量的热能,还会让其患上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概率大大升高。
此外,食物若太过甜腻且不好消化,会因膳食纤维的缺少造成消化功能障碍。此种饮食会诱发消化道疾病,例如胃炎、便秘等。建议让孩子少吃油炸、甜品、糖饮料等高能量食物。
6、文明用餐
吃饭时,尽量避免看电视、玩耍或大声交谈等。父母们最好让孩子在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里就餐,督促其养成仔细咀嚼的习惯。此外,在就餐时播放轻柔的音乐,可以帮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
在宝宝的手动作逐渐发展时,其自我意识也在慢慢觉醒。此时,孩子对周边环境也愈发感兴趣,所以他们经常会想要自己进食。在家长给孩子喂食时,他会伸手去抓抢饭勺,或下手抓饭菜。此时,家长需适时多鼓励孩子独立就餐,不要太在意孩子的衣服和地面被弄脏。
在孩子大一点了,与父母们在餐桌上一同吃饭交流时,可综合桌上的食物帮助提升孩子的食欲。在餐桌上,父母们也可以介绍一些营养常识和简单的餐桌礼仪,譬如:要等大家都上桌后才能一起吃饭,夹菜时不能在菜盘里翻来覆去,只夹自己爱吃的菜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饮食习惯的教育要重在平时,父母们不宜在餐桌上就饮食习惯斥责孩子。最好是以身作则,让自身良好的饮食习惯成为孩子学习的模板。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是酱紫~
专注有趣、有料的宝宝日常
分享切身的育儿经验
与您一起轻松育儿,靓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