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您现在的位置: 疾病饮食资讯_疾病饮食食谱 > 疾病饮食两性 > 一文读懂2016脂肪肝相关研究进展

一文读懂2016脂肪肝相关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7-27 14:53:23   点击数:
导语:脂肪肝(FLD),又叫肝积脂病或肝性肥胖症,是可逆转的病情。大甘油三酸酯脂肪液泡通过脂肪变性积累在肝细胞。

来源:梅斯医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本文小编对年脂肪肝相关研究进行了盘点。

Jimmunol:细菌成分可能促进脂肪肝形成

越来越多的实验与临床数据表明,血液中低浓度的细菌内毒素(LPS等)能够引发一系列的慢性炎症反应,其中包括非酒精的肝脏损伤,而内毒素是否参与了非酒精脂肪肝疾病恶化过程中肝脏的炎性反应,还没有直接的证据。对此,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LiwuLi实验室猜想血液中低剂量的LPS可能参与了肝脏的炎性反应,并最终促进了脂肪肝的形成。对此,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ofimmunology杂志上。

首先,他们通过小鼠体内实验发现,低剂量的LPS刺激能够引发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他们利用高脂饲料饲喂ApoE缺失突变体小鼠(一个实验用代谢疾病模型),同时分别向小鼠血液中注射低剂量的LPS或者PBS。组织染色结果显示,注射了LPS的小鼠肝脏中脂肪的堆积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另外,他们通过组织切片染色以及RT-PCR的方法发现:接种LPS的小鼠肝脏的炎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TNF-a,IL-6,MCP-1)的分泌量也都高于对照组。之后,作者利用免疫荧光实验分析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显示,LPS注射组小鼠肝脏中出现了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而对照组则几乎没有这种现象。以上实验说明血液中极低浓度的LPS也能促进肝脏的炎性反应。

之后,作者通过TUNEL染色方法检测了肝脏细胞凋亡情况,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肝脏细胞凋亡比例较高;同时,RT-PCR实验结果也表明实验组细胞中与凋亡相关的蛋白质(FAS,FasL,Bax,Bcl-2)。进一步,作者证明了LPS引导的中性粒细胞向肝脏的浸润是通过MAPK信号通过实现的。综上,作者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表明血液中的lps是促进肝脏脂肪堆积向脂肪肝转变的关键因子。(文章详见--Jimmunol:细菌成分可能促进脂肪肝形成)

AIM:脂肪肝治疗——糖尿病药物显疗效

由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研究员KennethCusi博士牵头的一项三年临床试验发现,糖尿病药物吡格列酮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或NASH兼具安全与疗效。研究结果发表于《内科学年鉴》。

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单中心临床试验,纳入了例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的NASH患者,随机分配至接受吡格列酮(45mg/d)或安慰剂组治疗18个月,随后进入吡格列酮治疗18个月的开放标签阶段。研究发现,吡格列酮减少了58%的受试者的肝脏脂肪性活动。超过一半的受试者(51%)的疾病程度缓解至对肝脏无威胁的程度。

"令人兴奋的是,现在,吡格列酮可以改善脂肪过度堆积和肝脏炎症导致的肝脏疾病,并延缓肝纤维化到肝硬化的进程。这将为很多个体带来长期利益。"Cusi说。

联邦监管机构于年批准Actos(吡格列酮)和年批准其泛型版本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当然,吡格列酮用于治疗肝脏疾病仍然需要进行一项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可能需要7年或更长时间,并经FDA批准。多中心试验将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更多关于该药物的长期利益,以及确定为何一些患者相对于其他患者应答更好。

研究人员并不完全明确吡格列酮治疗肝脏疾病的机制。NASH患者一般对胰岛素抵抗,意味着他们的机体通常不会对自身胰岛素应答。这一缺陷会加速脂肪堆积和肝脏炎症。研究人员认为,吡格列酮改善了肝脏和脂肪等其他组织的分子结构,这有助于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使其对胰岛素敏感,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文章详见--AIM:脂肪肝治疗——糖尿病药物显疗效)

CellRes:脂肪肝发病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所导致的病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组装和分泌缺陷是影响肝脏和血液脂代谢平衡的重要原因,但有关VLDL的组装和分泌,并运输到血液中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研究组发现高脂食物可诱导MEA6的表达。通过制备MEA6基因的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他们发现在肝脏中特异敲除MEA6可导致严重的脂肪肝,以及血浆中各种脂类的显著降低。结合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脂组学和生化手段,他们对MEA6在脂肪代谢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发现MEA6和内质网COPⅡ复合体(COPⅡ负责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中的多个组分相互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MEA6是调控COPⅡ复合物组装的关键因子,为形成大的囊泡提供支撑,从而在VLDL的分泌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研究为探索VLDL分泌的分子机制及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打下了重要基础。

该研究结果于6月17日发表在CellResearch(CellRes.Jun17.doi:10./cr..75)上,许执恒实验室的副研究员王雅清、博士生刘亮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技部“”项目的支持。(文章详见--CellRes:脂肪肝发病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JAMAPediatr:非酒精性脂肪肝患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高

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2型糖尿病和前驱糖尿病患儿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生率,同时评估2型糖尿病和前驱糖尿病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风险因素。

该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在全美12个参与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的儿科临床中心进行,18岁以下通过肝穿刺活检确诊患有NAFLD的患儿都参与研究,研究人员







































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gworkshop.com/jblx/718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