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过厨房的人都认识鸡精和味精,很多人觉得鸡精跟味精是对立的关系,因为它俩功能太相似,所以一般厨房都只备一种。但是,究竟炒菜时用味精好还是鸡精好呢?今天就听小编来说道说道。
深度了解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以粮食为原料,以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成的产品。而人体的味觉器官中存在着氨基酸特异性受体,因而当味精被人们食用后,刺激位于舌部味蕾的氨基酸受体,就能使人们感到可口的鲜味,从而使味精发挥增进食欲的作用,并且诱导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味精进入肠道被吸收而分解成的谷氨酸,是人体需要的氨基酸之一,参与机体组织的形成与修复,参与各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在肝脏中参与糖代谢以及肝脏的解毒过程,降低血液中有毒的氨的浓度;在大脑中参与蛋白质及糖的代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脑及神经中枢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味精对人体健康是有一定益处的。
深度了解鸡精
而鸡精则是一种复合调味品,它的基本成分是在含有40%的味精基础上,加入助鲜剂、盐、鸡肉粉、辛香料、香精等成分加工而成,含有多种氨基酸。其化学成分是将核甘酸与谷氨酸钠复合,且鲜度上乘,实现了增鲜调味的二合一,鲜度与味精相比是味精的1.5~2倍。
有报道说,上海及周边沿海地区,鸡精销售量已与味精不相上下。鸡精能在短时间里从众多的调味品中脱颖而出,与其保鲜、增鲜,具有鸡香味等特点是分不开的。另外,它还具有耐高温、不串味、食后不干等优点。
鸡精or味精,到底哪个好,如何选择?搜索鸡精和味精是我们生活的主要调味品,本着对我们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我们当然要选择正规大厂生产的一些名牌产品,因为只有他们的质量安全才有保证。
到底是选择鸡精还是味精?
这就要看您烹饪的对象以及每个人的口味了。如果您的烹饪对象、食物特征和风味比较突出,例如鱼、肉等可以选择单一的味精;如果您的烹饪对象和风味不明显,比如馅类或汤类的食品,就应该考虑用复合调味品了,像鸡精。
各自的使用注意事项1、味精使用注意事项
①不要在滚烫的锅中加入,而要在菜肴快出锅时加入。因为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时,会变为焦点谷氨酸钠食后对人体有害,且难以排出体外。
②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鱼、糖醋里脊等。味精呈碱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菜肴走味。
③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使鲜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鲜味。
④注意咸淡程度。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鲜味,食盐与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范围内,即可达到圆润柔和的口味,作凉拌菜时宜先溶解后再加入。因为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5℃,低于此温度,味精难以分解。
⑤高汤、鸡肉、鸡蛋、水产制出的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
⑥孕妇及婴幼儿不宜食用味精,因为味精可能会引起胎儿缺陷;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
⑦患有高血压的人如果食用过多味精,会使血压更高。因此,高血压患者不但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而且还要严格控制味精的摄入。
2、鸡精使用注意事项:
(1)鸡精中含有10%左右的盐,所以在食物中加鸡精前加盐要适量。
(2)鸡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风者应适量减少对其的摄入;
(3)鸡精溶解性较味精差,如在汤水中使用时,应先经溶解后再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被味觉细胞更好地感知;
(4)鸡精中含有盐,且吸湿性强,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则富含营养的鸡精会生长大量微生物而污染食物。
温馨提示:
专家建议,不管是味精还是鸡精,都应严格控制用量,每道菜添加的量不应超过0.5克,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而且,一定不要放太早,一般在关火十秒钟内放鸡精,这样锅中的温度降低,也降低了风险。
回复以下相应的数字可以查看相应的文章
“或”日常饮食误区及建议
“或”夏季生活小窍门
“或或或或”日常健康小窍门
“”疾病与饮食
“50”备孕饮食
“61或60”特殊人群备孕
“70或71或72”备孕知识
“80”孕期饮食注意事项
“91或90”孕期生活习惯
“或或或”孕期常见疾病
“或或”孕期必备知识
“或或”产后恢复与疾病预防
“”科学坐月子
“或”婴幼儿常见疾病
“或或或或”婴幼儿饮食及护理知识
“”婴幼儿用品选择推荐
“或或或或或或”美食在线
点击下面“↓全文阅读↓”进入易多官方网站;
如果您喜欢此内容,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