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常见病的中医药干预
怀孕的妈妈们除了孕期的兴奋与恐慌感外,还会面临很多“小毛病”,比如像孕期先兆流产、孕期感冒、孕期呕吐、孕期咳嗽,这些看似小病,却能危及胎儿的病症,在孕期是不可小觑的,因为孕期不能随便服用药物。这时,注重辩证论治,用药安全有效的中医药疗法是准妈妈的首选。在很多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中,朱鸿铭教授对孕期的中药安全用药做了很多研究,现为广大孕妇提供一些帮助。
一:流产相关疾病,现代医学研究清楚表明,各种流产早产的原因非常复杂,诸如子宫发育不全、畸形、宫腔粘连、黄体功能不全、受精卵的染色体缺陷或罹患高热、重度贫血、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孕期接受过放射线检查和治疗,服用过某些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或者孕妇有过严重精神创伤、职业性铅、汞慢性中毒等都可以引起自然流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流产是保证优生的一种自主性保护措施,只有排除了病理因素所致的自然流产才应该在医生精心安排下进行保胎。因而现代中医并不赞同所有自然流产都要进行保胎疗法。
中医学主张应该针对“胎动不安”、“胎漏”和“滑胎”进行辨症施治,并重在滋补脾肾,稳固胎元方面下功夫。对症:妊娠期间,间歇性下腹疼痛,不规则阴道少量流血,伴或不伴腰部酸痛。
二:孕期头晕,妇女怀孕后,头晕是常见症状之一。出现头晕的原因,是孕妇怀孕后,子宫需要较多的血液,导致血液滞留在下半身,当突然站立或久站、空腹状态时,脑部的血液供应较少,便容易发生头晕、倦怠,甚至轻度的头痛。
中医治疗孕期头晕,首重辨证论治。
常见人群:此类型孕妇平素即常常有头晕合并有高血压等症状,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大,颈部常常僵硬。
常见人群:此类型孕妇常略有神经质,凡事要求完美,心理负担大,偶有腹泻。
常见人群:此类孕妇平时即有高血压偏低、经来量少、头晕频发等现象。如果症状不太明显,也可用人参、菊花、白术、黄芩适量泡茶饮用,亦可稍微缓解。当然,放松情绪,适度运动,都有助于改善孕妇后头晕。
三:妊娠呕吐(中医又称妊娠恶阻)。其表现为:妇女在怀孕初期,食欲不振,有轻度恶心、呕吐等现象,不影响饮食和工作,则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到妊娠第三个月能自然消失,故无须治疗。但有些孕妇呈持续性或剧烈呕吐,甚至不能进饮食、全身乏力、明显消瘦、小便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凹陷等,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影响母体健康和胎儿发育。除服用安胎止呕的方剂外,另外足部按摩疗法也见效甚快。
足部按摩治疗基本手法:1、用手拇指按揉足部冲阳、太白穴各10分钟,每日1—3次。2、轻轻按揉足部胃、肝脏、生殖腺、甲状腺反射区各3—5分钟,揉足腹腔神经丛、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反射区各3分钟,每日1—2次。3、揉按足部内庭穴10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症状。4、按压足部厉兑、隐白两穴10—25分钟。
四:孕期感冒的中医药治疗
对于感冒初起症状并不严重的孕期患者,可采取如推拿、穴位按摩、发汗等非药物治疗法,并多饮开水,适当洗热水澡,这些都有助于身体康复,也比较安全。轻度感冒可多喝开水,并注意休息保暖,口服感冒清热冲剂或板兰根冲剂。
当以上疗法无效时,可选择曲阜市中医药朱鸿铭教授针对感冒研制的十味病感汤,其用药安全,对整个孕期无副作用,组成轻盈,无论风寒风热病毒性感冒均有不错的疗效,该方90年代发表于国家级论文,获得多个奖项,网络转载上千次。建议孕期妈妈在中医师指导下运用该方。
五:孕期咳嗽
怀孕了,体质比较虚弱,一受到一些疾病的入侵,就可能会生病,孕期咳嗽是最常见的孕期疾病,妊娠咳嗽,也叫子嗽,一般可分风寒和风热两种类型。
风寒
病因:由于生活起居不节,外感风寒,邪入于肺,肺气失宣。
症状:形寒畏风,咽痒咳嗽,鼻塞流鼻涕,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方剂:香苏饮加减。
苏叶6克,前胡6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橘皮6克,葱白3克,生姜3克,茯苓12克,枳壳6克,木香6克。
风热
病因:风热外侵,肺失清肃。
症状:咽痒咳嗽不畅,鼻塞流鼻涕,音微哑,口渴,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方剂:银翘散加减
银花9克,连翘9克,薄荷6克,桔梗6克,生甘草6克,桑叶9克,枳壳6克,竹茹9克,牛蒡9克,芦根15克。
本病治疗与一般咳嗽相同,但因怀孕的关系,对有碍胎之药物必须忌用。如杏仁,贝母等类,在临诊时,应当慎重,以免引起流产。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专业的医院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