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吃,古时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可见饮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早已不局限于吃饱,如何吃好、吃的健康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去除疾病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疗”。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饮食结构也大相径庭。我国的饮食更为讲究,主要的菜系就有八大菜系:川、鲁、粤、苏、闽、浙、湘、徽,除八大菜系外还有很多地方特色菜系和小吃。烹饪方法复杂多样,主要有:炒、烧、煎、炸、煮、蒸、烤、涮、凉拌等,讲究色、香、味、形俱佳,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美食爱好者。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十余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也在逐年增长,怎样更合理健康饮食成为研究的热点。
什么是地中海饮食?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地中海饮食可减少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中风及记忆力减退、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生,同时与长寿相关。使得地中海饮食成为健康饮食的标杆。说到地中海,很多人会觉得遥远而陌生,多年前一部影视剧《情定爱琴海》风靡一时,这美丽的爱琴海,就是地中海的一部分。
地中海饮食是泛指法国、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南部等处于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以蔬菜水果、鱼类、豆类、五谷杂粮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方式。
地中海饮食的精髓1、以植物食物为基础,多吃蔬菜、水果、坚果和五谷杂粮;这类食物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抗氧化剂和纤维,对食物的加工相对简单,避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破坏,且主食的摄入量偏少,既提供了能量,又不会发胖。
坚果、豆类是脂肪、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不但丰富了口感,还可以使糖分的降解平稳、缓慢。
2、橄榄油是地中海饮食的核心所在:烹饪时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为主,减少了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人造黄油的使用。
橄榄油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稀释血液,从而减少脂质沉积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每天吃一些牛奶、酸奶或奶酪,选用低脂或脱脂的减少脂肪的含量,同时补钙。4、每周吃两次鱼虾或者禽类等低脂高蛋白质的白肉类,少吃红肉,且尽量选瘦肉。因鱼类富含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粘度,提高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5、鸡蛋一周不多于7个,烹饪方法不限。6、少吃甜食,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可以通过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替代甜食、甜品和各类糕点。7、适量饮用红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8、每天适量饮水,对水的需求量因人而异,平均6杯水。9、每天坚持运动,如果难以实现,建议一周不少于3次,保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国人可以怎么改进地中海饮食?1、减少精米白面的摄入量,适当增加粗粮杂粮。
在我国目前的饮食结构中精米白面在主食中占主要部分,可适当减少这部分的摄入量,增加一些粗粮及谷类,如莜麦面、高粱、玉米、小米、薏米、豆类等,增加了粗纤维,具有通便、稳定血糖的作用。
2、保持多吃蔬菜的好习惯,增加水果的摄入量。我国居民蔬菜的摄入量已较高,注意蔬菜品种的搭配即可,增加深色蔬菜的摄入量。
因我国居民喜好吃热炒菜,这一点不需要强行改变,可以在夏季多吃凉拌菜,减少一些维生素的损失。
中国居民水果的摄入普遍偏少,可适当增加,以应季水果为佳,不必追求价格昂贵的稀有水果。
3、适当增加海鱼,尤其是深海鱼的摄入,减少红肉的摄入。我国居民仍以猪肉等红肉类为主,对于海产品的食用量因地域和饮食习惯相差很大,沿海地区及城市供应海鱼便捷,容易实现,内陆地区海产品供应少,价格高,实现起来有些难度。
可以有意识的将海鱼纳入食谱,每周吃1-2次海产品,增加Ω-3脂肪酸的摄入。减少红肉的摄入量,尽量选择瘦肉,可以用鱼肉或鸡鸭肉代替。
4、增加乳制品的摄入量,可以选择牛奶、酸奶或奶酪。我国居民吃奶酪可能大多不习惯,可以用酸奶代替,奶类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钙含量较高,可强健骨质。
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对于糖尿病病人稳定血糖更有利。
5、减少饮用白酒,适当增加葡萄酒。从习惯上来讲,国人更喜欢喝白酒,白酒文化也很深厚,但是切记每天白酒的饮用量不要超过50ml,长期超过这个量只会有害无益。
可以适当用葡萄酒替代,葡萄酒中富含白藜芦醇和单宁酸等抗氧化成分,具有软化血管,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
6、合理选择食用油,适当增加橄榄油。我国居民的食用油多以大豆油、花生油和芝麻油为主,如果都换成橄榄油,口味上很多居民不能接受,且价格昂贵,可以在使用的烹饪油的基础上调和一些橄榄油、茶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
有些地区还保有使用动物油烹饪的习惯,应尽量用植物油替代。
综上所述,地中海饮食是研究证实的对心脏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及老年性痴呆等疾病有预防和延缓作用的饮食模式。
但是我国居民应该以此为基础,在自己固有的饮食结构上加以改良,切忌生搬硬套。中医认为,胃以喜为补,适合自己口味的饮食结构更重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拥有更合理的饮食结构,远离饮食不良导致的生活方式病,健康长寿!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