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姐姐,我的牙齿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小黑点”啊?”
看,这就是这位小朋友的牙齿,可以明显地看到,牙齿的窝沟、裂沟以及相邻牙齿的接触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黑色部分。
“小朋友,你这是龋齿,不过还好,根据牙齿的破坏程度来看啊,还算好的。”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周明珠说。
“龋齿?可是我家宝贝才6岁啊,还没换牙呢!”小朋友的妈妈说。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跟换没换呀没有绝对的关系。小朋友日常饮食中含糖量高的食物和饮料比较多,如果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的话,很容易出现龋齿。”周医生这样说。
其实,除了饮食,像细菌、牙齿本身的结构形态和唾液的多少,都有可能引起龋齿。
细菌
比如说像一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显微镜下,这些细菌就像是瘦了身的毛毛虫一样牢牢爪在小朋友的牙齿上,它们喜欢手拉手聚集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形成牙菌斑或菌斑。要是不及时治疗,小牙齿可就要遭罪啦!
饮食
小朋友最喜欢吃的就是甜食,糖和一些碳水化合物就像是能量补给站,给牙齿菌斑上的细菌提供大量的能量。有了能量,菌斑当然是疯狂长大,菌斑越多对牙齿的危害就越大。
牙齿
牙齿的窝沟深,就比较容易滞留细胞和食物残屑,不清除掉的话,很容易诱发龋齿。
唾液
量多而稀的唾液可以洗涤牙齿表面,减少细菌和食物残屑的堆积。量少而稠的唾液就比较容易滞留,助长菌斑形成和粘附在牙齿表面上。
根据龋齿破坏的程度,临床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刚刚我们提到的小朋友就属于浅龋,浅龋的初期表现为釉质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面会很粗糙。
“邻面龋开始是发生在接触面下方,窝沟龋一般会在沟内发生,这两种情况早期都不容易看到。只有发生在窝沟口时才可以看到,但是儿童牙齿窝沟口处又容易有食物的色素沉着,医师检查不仔细也会误诊或漏诊,所以定期检查小牙齿格外重要哦!”周医生这样说。
所以,预防龋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儿童保健工作。周医生提醒,小孩儿在3周岁以后,应该学会自主刷牙,刷牙要仔细,最好使用巴氏刷牙法;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少吃糖,吃完饼干、糖果等甜食之后要漱口。
那龋齿有什么危害,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龋齿呢,小朋友在平时的饮食方面又该注意什么呢?家长朋友又应该注意什么呢?明天(1月19号周四)上午10点,《健康吧》有幸邀请到桐乡四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周明珠,大家可以把关于小朋友牙齿问题发送到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