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目前还没有任何特殊药物能有效地控制感冒病毒感染,并将其杀死。因此,只有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常晒被褥、枕席,利用日光杀死病毒;
(4)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5)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不去病人家串门。
支气管炎是怎么回事?
支气管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是病毒和细菌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对气管和支气管粘膜所造成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因素有哪些?
(1)吸烟;
(2)呼吸道感染;
(3)过敏因素;
(4)其他如气候变化等因素。
如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
(1)戒烟,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
(2)加强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经常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4)改善环境卫生,处理“三废”,消除大气污染。
二、肝炎防治知识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根据病毒类型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丁和戌等型,常见的有甲、乙型两种。
甲型肝炎的传染源是什么?主要通过什么传播?
甲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如何预防甲型肝炎?
(1)对甲肝病人要实行隔离治疗。病人的餐具用品要消毒,粪便要消毒处理。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和外出回家时洗净双手。
(4)搞好室内外卫生,彻底消灭苍蝇、蟑螂。
(5)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6)可接种甲肝疫苗或在流行期间,注射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血液传播;(2)母婴传播;(3)性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乙肝?
乙肝的预防,在采取加强血液及血制品管理,杜绝医源性感染(针头、针管、医疗操作时污染)及改善卫生条件,去除不良卫生习惯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施行乙肝疫苗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
三、菌痢防治知识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各种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如何预防菌痢?
(1)管理传染源,对腹泻病人要进行早期诊断,及时隔离治疗。
(2)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食具要消毒,粪便及排泄物应深埋或加漂白粉消毒,防止粪便流失污染水源、食品等。
(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等良好卫生习惯。
四、狂犬病防治知识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引起的,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狂犬病的传染源是什么?它是如何传播的?
体内贮存有狂犬病病毒的狗、狼、猫等动物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被这些动物咬伤而感染,死亡率极高。
如何预防狂犬病?
(1)捕杀野犬,家犬要打免疫针。
(2)被动物咬伤后、要清洁伤口并及时到当地的卫生防疫机构全程、足量地注射狂犬疫苗,必要时同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五、肠道寄生虫预防知识什么是蛔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可引起营养不良、肠梗阻或胆管阻塞。蛔虫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蛔虫卵广泛分布于周围环境中,主要通过污染食物、蔬菜、饮用水、手或苍蝇传播。
如何预防蛔虫病?
(1)控制传染源;积极开展普查普治,对蛔虫感染者要彻底驱虫,减少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粪便、垃圾等要及时清理,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苍蝇。
(3)加强个人防护,教育小儿不在泥地上玩耍;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等良好卫生习惯。
什么是蛲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蛲虫病是蛲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小儿感染率较高。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用手在会阴部抓痒时,虫卵经手入口。
如何预防蛲虫病?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加强个人防护,要勤换被褥床单,尤其是幼儿园,托儿所更为重要;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喝生水等良好卫生习惯
六、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俗称“痨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肾脏、骨关节和淋巴腺等也可能患结核。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即由开放性肺结核的病人(涂痰阳性)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途径将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再由健康人群吸入而传染。
如何预防结核病?
(1)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等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
(2)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病人。
(3)讲究卫生,注意通风和消毒,不随地吐痰、勤洗手。
(4)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做运动,增强体质。
七、慢性病防治知识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
(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
(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
(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
(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如何预防冠心病?
(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
(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有哪些先兆?
(1)突然头晕;
(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
(3)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涎;
(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
(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
(6)原因不明的跌跤;
(7)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8)全身无力伴出汗;
(9)恶心、呕吐伴呃逆;
(10)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
(11)一时性视物不清。
如何预防中风?
(1)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都属于中风的易患对象,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2)长期控制和治疗高血压;
(3)消除导致中风的种种因素;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体重减轻)。
引起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2)病毒感染;
(3)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4)神经因素;
(5)其他因素如化学毒物等。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1)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营养,经常锻炼。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3)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开朗。(4)及早治疗各类炎症以及病毒感染。
肿瘤是怎么回事?
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恶性肿瘤即癌症,是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肿瘤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是引起肿瘤的主要原因。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癌症?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癌症死亡的有效方法。当身体出现下列症状或体征时,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异常肿块,溃疡不愈,痣疣增大,痰血呛咳,食欲减退、上腹闷胀,大便出血、习惯改变,无痛血尿、排尿不畅,鼻塞鼻血、声嘶头痛,白带增多、异常出血,食滞胸闷。
预防癌症的方法有哪些?
(1)要增强自我保健责任感。
(2)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营养,经常锻炼;
(3)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