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您现在的位置: 疾病饮食资讯_疾病饮食食谱 > 疾病饮食食谱 > 舌尖上的小年丨据说,南北吃货晒美食大战要

舌尖上的小年丨据说,南北吃货晒美食大战要

发布时间:2022-5-7 12:24:39   点击数: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明天就是小年了,除了搬小板凳看卫视春晚,

就是开启吃吃吃模式了,

但是哦,南北方习俗不一样,

朋友圈又要热闹起来,

只想说,中国美食太强大。

哈哈哈

北方

麻糖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

吃麻糖就是想让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帝,以免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给新年带来饥荒。因为我们大家期盼新年是一个平安的丰年。

火烧

许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饭都渐渐被饺子统领了,但还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河南。在河南,家家要自己做火烧吃,火烧与小年几乎划等号。

粘糕

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使用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南方

米饼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椰糕

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年棕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会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爆米花糖

江西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知识小百科

为什么会有小年,具体日期是怎么定的?

传统“小年”与“祭灶”息息相关,“灶”同“造”,《汉书·五行志》中说:“灶者,生养之本。”它与饮食息息相关,关系民生,牵涉甚重,故列入官方五祀之中(即《汉书》中所说:“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五祀。”),但天子不祭,由大臣主其事。

灶离不开火,所以它的主神是火神祝融,先秦时期都是夏日祭灶,取其热度相近,且夏历六月代表祝融的大火星亮度最佳,《礼记·月令》中说:“是月火王,故祀之也。”《抱朴子》亦称:“孟夏可以祭灶。”

在清朝以前,小年的日期有在六月份的,十月份的,再有腊月初八、腊月初九的,还有在立夏的,各地各个历史时期都不太一样。直到清朝,小年逐渐统一成腊月二十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gworkshop.com/jbsp/1453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